首页> 中文学位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9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表达的研究
【6h】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9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实验方法

3 结果

3.1动物一般情况

3.2组织学观察

3.3 RT-PCR法检测TNF-α及Nav1.9的表达

3.4 ELISA法检测Nav1.9的表达

3.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av1.9的表达

4 讨论

4.1 Nav1.9与疼痛传导

4.2口腔颌面疼痛传导机制

4.3 Nav1.9与口腔颌面疼痛的潜在关系

4.4应用前景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 gated sodium channel,VGSC) Nav1.9多表达于初级感觉神经元细胞的细胞膜上,其主要通过对动作电位电流的调控作用,影响由病理损伤及炎性刺激等因素所致疼痛的发生、发展。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通过对大鼠行为学表现观察,牙髓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及疼痛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测定确定炎性疼痛程度,进而检测Nav1.9在实验性牙髓炎牙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av1.9与炎性疼痛的关系,为临床上进一步研发行之有效缓解牙痛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及初步理论基础。
  方法:将建立实验性牙髓炎模型的36只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造模后1d、3d、5d组,每组12只。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髓中TNF-α和Nav1.9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髓中 Nav1.9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实验组大鼠均成功建立试验性牙髓炎模型,RT-PCR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TNF-α的表达(1 d组:0.514±0.098,3 d组:0.739±0.104,5 d组:1.238±0.08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47±0.01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0.223±0.020)相比,实验组牙髓中 Nav1.9 mRNA相对表达量(1 d组:0.296±0.038,3 d组:0.409±0.013,5 d组:0.487±0.028)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 d组、3 d组及5 d组牙髓中 Nav1.9的表达量分别为(4.013±0.292)、(5.143±0.101)、(5.835±0.088)及(6.307±0.137)μg/L,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Nav1.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1 d组:0.106±0.007,3 d组:0.170±0.013,5d组:0.238±0.00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73±0.004)(P<0.05)。
  结论:本实验进一步验证了Nav1.9在正常牙髓组织中存在少量且稳定表达,在炎性疼痛牙髓组织中表达增强并随疼痛程度加重而升高,提示Nav1.9可能与炎性牙痛感觉过程的发生相关。进而推测通过某些措施或方法特异性降低Nav1.9表达或抑制其功能,能阻碍炎性牙痛感觉过程发生,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Nav1.9很可能成为研究新型低副作用镇痛药物的新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