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I3K、Akt、PDK1和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
【6h】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I3K、Akt、PDK1和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动物及分组

2.2 药物与试剂

2.3主要仪器

2.4动物模型制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5给药剂量与方法

2.6取材

2.7 免疫组化法制片检测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GM1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GM1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GM1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DK1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GM1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脑缺血病理生理机制

4.2脑缺血与神经细胞凋亡

4.3 PI3K/Akt 信号通路与脑缺血

4.4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与脑缺血

4.5实验结果分析

5 结论

6.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脑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脑血管疾病是世界当前疾病中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老年患者中常见,且目前发病日趋年轻化,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50%-70%的存活患者遗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尤其是治疗一直是热门话题。,依达拉奉为重要的脑神经保护剂,其主要作用在“自由基”环节,可抑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作用机理是促进“神经重构”(包括神经细胞的生存、轴突生长和突触生长)。脑缺血后,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元死亡主要以凋亡为主。PI3K/Akt信号通路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此实验中,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模型是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来制作,以观察 GM1(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蛋白PI3K、Akt、PDK1和GSK3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抗脑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M1组、依达拉奉组、GM1联合依达拉奉组,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观察脑缺血2小时后再灌注3、7、14天缺血半暗带PI3K、Akt、PDK1和GSK3β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
  结果:
  ⑴在缺血半暗带,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 PI3K、Akt蛋白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GM1联合依达拉奉组 PI3K、Akt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GM1组、依达拉奉组PI3K、Akt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多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GM1联合依达拉奉组 PI3K、Akt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显著高于GM1组、依达拉奉组(P<0.01)。
  ⑵在缺血半暗带,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PDK1、GSK3β蛋白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GM1联合依达拉奉组 PDK1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GSK3β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GM1组、依达拉奉组PDK1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GSK3β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多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GM1联合依达拉奉组PDK1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显著高于GM1组、依达拉奉组(P<0.01),GSK3β蛋白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和阳性面积单位显著低于GM1组、依达拉奉组(P<0.01)。
  结论:
  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PDK1和GSK3β蛋白表达增加,通路存在激活现象;
  ⑵GM1联合依达拉奉能增强缺血半暗带PI3K、Akt和PDK1蛋白表达,抑制GSK3β蛋白表达,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抗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