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实验动物与分组

2.4 烧伤动物模型制作

2.5标本采集与处理

2.6 标本测定与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血清cTnI、IL-1、TNF-α水平变化

3.2大鼠心肌匀浆液中SOD、MDA、Ca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变化

3.3大鼠血清及心肌匀浆AngII的含量变化

3.4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的表达情况

4讨论

4.1 严重烧伤后心肌可发生急性心肌损伤

4.2依那普利拉可能对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综述: 严重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采用直接热水烫伤法致严重烧伤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情况,探讨应用依那普利拉的早期干预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清洁级SD大鼠66只,雌性,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组、治疗组:(1)正常对照组6只大鼠,在麻醉后称重,从腹主动脉留取血标本作相关检测,动物处死,留取心脏组织做相关检测;(2)烧伤组动物麻醉后称重,烫伤后即予乳酸钠林格液(按照 parkland公式,4.0 ml/kg/TBSA%)腹腔注射补液抗休克,分别于伤后1、3、6、12、24 h共5个时相点行腹主动脉采血,留取心脏组织,部分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AngII、cTnI、IL-1、TNF-α水平,心肌AngII、SOD、MDA、Na+,K+-ATP酶、Ca2+-ATP酶水平,部分心肌组织应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SP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每一时相点取6只大鼠;(3)治疗组腹腔注射麻醉后称重,烫伤后即予乳酸钠林格液(按照 parkland公式,4.0 ml/kg/TBSA%)腹腔注射补液抗休克,依那普利拉组按1 mg/Kg加入抗休克液体中补入,分别于伤后1、3、6、12、24 h时相点行与烧伤组相同的操作步骤,每一时相点取6只大鼠;(4)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果:1.血清cTnI、IL-1、TNF-α水平变化大鼠烧伤后血清cTnI、IL-1、TNF-α水平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两组血清 cTnI、IL-1、TNF-α水平在伤后均先升高,于3 h达峰值,分别为(651.91±22.57) pg/ml与(520.69±25.04) pg/ml、(501.7±10.01)pg/ml与(382.65±15.60)pg/ml、(422.95±10.90) pg/ml与(356.32±18.01)pg/ml,后呈下降趋势。与烧伤组比较,治疗组血清cTnI、IL-1、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
  3.2大鼠心肌匀浆液中SOD、MDA、Ca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变化大鼠烧伤后心肌匀浆液中SOD活性在伤后3,6,12,24 h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水平从伤后开始呈进行性下降,于12 h达底值,(33.64±6.52)U/ml与(36.46±1.85)U/ml,后呈上升趋势;心肌匀浆MDA含量则在烧伤后3,6,12,24h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两组含量于伤后开始逐渐升高,于12小时达峰值(5.66±0.21)mmol/ml与(4.89±0.15)mmol/ml,后呈下降趋势;而Ca2+-ATPase活性在伤后3,6,12,24 h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水平从伤后开始呈进行性下降,于12 h达底值(1.54±0.20)ng/ml与(1.81±0.19)ng/ml,后呈上升趋势;Na+,K+-ATPase活性在6,12,24 h显著下降(P<0.05),两组水平从伤后开始呈进行性下降,于12 h达底值(1.49±0.23)ng/ml与(2.11±0.12)ng/ml,后呈上升趋势。与烧伤组比较,治疗组心肌心肌匀浆液中SOD、Ca2+-ATPase及 Na+,K+-ATPase活性有不同的升高(P<0.05),MDA含量逐渐降低(P<0.05)。
  3.3大鼠血清及心肌匀浆AngII的含量变化烧伤组心肌匀浆及血清中AngII在伤后1,3,6,12及24 h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两组心肌匀浆及血清水平在伤后3 h达峰值,分别为(2.74±1.15)ng/ml与(2.16±0.31)ng/ml和(461.69±46.19)pg/ml与(409.55±16.60)pg/ml,后呈下降趋势。依那普利拉治疗组血清及心肌匀浆中AngII水平均较烧伤组有明显降低(P<0.05);
  3.4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 Bcl-2、Bax的表达情况烧伤后细胞凋亡数量在各个时相点显著增加,且凋亡数量逐渐增加,于24h凋亡数量最多,治疗组较烧伤组在各个时相点凋亡数量显著减少;伤后 Bcl-2的表达逐渐减少,于12h达到最低值,治疗组表达数量在3,6,12,24 h均较烧伤组明显增多(P<0.05);Bax的表达在各个时相点明显增高,先上升,于12 h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Bcl-2/Bax的比值先呈下降趋势,于12 h达最低值,后上升,与细胞凋亡数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763,P=0.006)。
  结论: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即发生心肌损伤,同时伴有大量炎症介质释放、脂质过氧化、质子泵水平降低以及细胞凋亡,并有 AngII大量释放;使用依那普利拉后能够减轻心肌损伤,这可能是依那普利拉能够减少烧伤后 AngII的释放,进而引起机体炎症介质生成及释放减少、质子泵水平升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等途径影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