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液总蛋白、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的定量分析
【6h】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液总蛋白、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的定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标本收集及保存

2.3 实验方法、主要仪器和试剂

2.4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5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脉络膜上腔液中 TP、LDH、ALB、CHOL、TBIL 浓度在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病程及PVR分级方面的差异性比较。

3.2 实验组血清与对照组血清TP、LDH、ALB、CHOL、TBIL浓度差异性比较

3.3 实验组脉络膜上腔液与自身血清中 TP、LDH、ALB、CHOL、TBIL 浓度的差异性比较

3.4 实验组患者脉络膜上腔液渗出性与漏出性比较

4.讨论

4.1 RRDCD研究现状

4.2 渗出液与漏出液及其鉴别标准

4.3 脉络膜上腔液中TP、LDH、ALB、CHOL、TBIL在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病程及PVR分级上的差异

4.4 实验组血清与对照组血清中TP、LDH、ALB、CHOL、TBIL浓度的差异性分析

4.5 同一患者脉络膜上腔液与血清 TP、LDH、ALB、CHOL、TBIL 浓度的差异性比较

4.6 实验组患者脉络膜上腔液渗出性与漏出性比较

5 结论

6 实验中不足与展望

7 附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研究新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RRDCD)脉络膜上腔液体中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胆红素(TBIL)的浓度,分析脉络膜上腔液体中各项指标在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病程及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PVR分级方面的差异,并初步探讨RRDCD中脉络膜上腔液体的性质为渗出性还是漏出性,从而来探讨视网膜裂孔发生后继发脉络膜脱离的可能发病机制并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RRDCD的手术过程中,行脉络膜上腔穿刺并收集脉络膜上腔液。共收集RRDCD患者脉络膜上腔液18份,并取以上患者的术前血清样本18份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10份正常人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样本TP(微量酶标法)、LDH(微板法)、ALB(溴甲酚绿比色法)、CHOL(COD-PAP法)、TBIL(化学氧化酶标法)的含量。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8份脉络膜上腔液样本中各检测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TP(58844.94±2133.38)μg/ml,LDH(117.87±12.39) U/L,ALB(30.27±1.97) g/L,CHOL(4.30±0.22) mmol/L,TBIL(13.73±0.87)μmol/L;按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病程及PVR分级分组比较,P>0.05,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清中TP、LDH、ALB、CHOL、TBIL浓度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比较,P>0.05,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脉络膜上腔液与血清之间的TP、LDH、ALB、CHOL、TBIL浓度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ALB、CHOL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而TP、LDH、TBIL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按预定渗出液、漏出液诊断标准,分别对实验组18份脉络膜上腔液确定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例数,其中“Light标准”(渗出液17例,漏出液1例)、ALB标准(渗出液14例,漏出液4例)CHOL标准(渗出液18例,漏出液0例)及TBIL标准(渗出液16例,漏出液2例)。以金标准“Light标准”作为基本鉴定方法,其他鉴定方法与其对照进行两两χ2检验,结果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RRDCD的脉络膜上腔液中含有TP、LDH、ALB、CHOL、TBIL;通过对18份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脉络膜上腔液渗出液与漏出液例数间的差异性分析,我们认为脉络膜上腔液为渗出液的可能性较大,并可能与炎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