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汉族人遗传性单纯性头皮少毛症家系CDSN基因突变分析
【6h】

中国汉族人遗传性单纯性头皮少毛症家系CDSN基因突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生物信息数据库及软件

2.5 实验方法及步骤

2.6 PCR 片段的测序

2.7 测序结果的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HSS)的家系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电镜扫描结果

3.4 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

3.5 基因型与表型的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课题综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少毛症分子传学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遗传性少毛症是表现为毛发持续性缺失的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此类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分型。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婴幼儿时期开始出现毛发的脱落,少数患者表现为青春期时发病。患者的眉毛、睫毛、阴毛、腋毛等均可受累或正常。根据遗传性少毛症的临床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1.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2.遗传性单纯性少毛症;3.Marie Unna型少毛症;4.常染色体显性羊毛状发;5.生长期毛发松动综合征等。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这些先天性少毛症的致病基因也都陆续的被报道,而我们此次研究则主要是针对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的致病基因CDSN基因的直接测序,检测CDSN基因的突变位点。
  研究目的:确定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大家系致病的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从分子遗传学水平阐述其发病机制,并为以后的遗传咨询,基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丰富遗传性少毛症遗传突变谱。
  实验材料与方法:对一例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学调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体征的检查;2.经病人知情允许后拔取患者的病发若干进行电镜扫描分析,采集静脉外周全血样本并提取 DNA样本;3.用 premier5.0对既往报道过得CDSN基因进行引物设计;4.采用PCR扩增技术,扩增患者及家族内其他成员的CDSN基因的外显子;5.应用ABI3730XL测序仪进行直接测序,确定有无致病性突变;6.根据突变是否符合家系内遗传规律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7.总结国内外文献报道,探讨突变位点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该家系患者均表现为青春期时出现头皮油脂分泌增加,头发逐渐脱落、稀疏、细软,长到7cm左右不再生长。阴毛、腋毛,眉毛、睫毛,牙齿、指甲等均未受累。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身体及智力发育未见异常。病发在肖特基场发射高分辨电镜扫描显示:毛发正常。DNA测序结果显示,家系内所有的患者的均出现一个编码区的插入突变(c.520_521insG),所有家系内正常患者均未发现该插入突变,(3)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编码区的插入突变(c.520insG)导致了下游的框移突变,使后续的氨基酸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
  结论:对一个中国遗传性单纯性头皮性少毛症家系,进行CDSN基因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分析,发现一个插入突变c.520_521insG(P.A174fs)。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