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转录因子-κB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6h】

核转录因子-κB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实验方法

3.结果

3.1 血清LPS的检测结果

3.2 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表达的结果

3.3 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IL-10的表达结果

3.4 各组内N F-κB与细胞因子IL-1、TNF-α、IL-10的相关性检测

4.讨论

4.1 NF-κB炎症通路与GDM孕妇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

4.2 PDTC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

4.3 “NF-κB活化-炎症因子产生-NF-κB活化”的低度炎症信号环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核转录因子-κB通路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有活性状态和无活性状态之间的转换,观察 NF-κB对通路下游物质表达的影响,研究 NF-κB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机制中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以及下游终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NF-κB在GDM的炎症反应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取正常孕妇(即 W组)、GDM孕妇(即 G组)各30例,抽取静脉血15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保留血清用于检测血清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的量。将每个样本各分为4个组,培养48h后,分别进行未处理、加入LPS(1ug/ml)刺激、加入NF-κB抑制剂毗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50mmol/L)干预、加入 PDTC预处理1小时后再给予 LPS刺激,并分别标记为 W(G)、W(G)+L、W(G)+P、W(G)+LP,继续培养24h后收获细胞并分离上清。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 NF-κB蛋白的活化情况,采用 ELISA法检测各组终末炎症因子 TNF-α、IL-1、IL-10的表达水平,并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①GDM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血清中 LPS的量明显增加(P<0.05)。②两组组内的比较:加入 LPS刺激后,W(G)+L组、W(G)+LP组中细胞内 N F–κB蛋白活化量和炎症因子TNF-α、IL-1、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W(G)组(P<0.05);使用 PDTC抑制剂后,W(G)+LP组中细胞内 N F–κB蛋白活化量和炎症因子 TNF-α、IL-1、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W(G)+L组(P<0.05)。3两组组间比较:GDM组各处理组中NF-κB/p65蛋白活化量和炎症因子TNF-α、IL-1、IL-10的水平均较正常孕妇组中相同处理组明显升高(P<0.05)。④Pearson相关分析示:两组细胞中NF-κB的表达量与终末炎症因子 TNF-α、IL-1、IL-10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NF-κB作为细胞内多条传导通路的汇合点,介导信号向胞核内的转导,通过调控终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参与了GDM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并可能在其中起着类似―开关点‖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