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片X型角钢柱间支撑承载力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6h】

双片X型角钢柱间支撑承载力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支撑的数值模拟研究

1.2.2 钢支撑的试验研究

1.2.3支撑的理论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有限元建模及其验证

2.1 引言

2.2 有限元软件介绍

2.3支撑框架模型建立

2.4 网格划分

2.4.1 壳单元介绍

2.4.2 定义单元属性

2.4.3 设定单元尺寸

2.5材料属性

2.6初始几何缺陷与残余应力

2.6.1初始几何缺陷

2.6.2 残余应力

2.7边界条件

2.8 螺栓连接模拟

2.9单斜撑框架模型验证

2.9.1 试件参数介绍

2.9.2试验加载方案

2.9.3 有限元模型验证

2.10 X型支撑框架模型验证

2.10.1试件参数介绍

2.10.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10.3 有限元模型验证

2.11本章小结

3 静力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柱间支撑设计

3.2.1 设计条件

3.2.2柱间支撑

3.3 静力分析

3.3.1支撑模型建立

3.3.2 静力分析结果

3.4参数分析

3.4.1 角钢间距

3.4.2 斜撑倾角

3.4.3 缀条间距

3.4.4 宽厚比

3.4.5 截面形状

3.5交叉支撑设计方法

3.5.1支撑稳定承载力

3.5.2交叉支撑侧向承载力

3.6本章小结

4交叉支撑抗震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评判依据介绍

4.3角钢间距

4.3.1 滞回曲线

4.3.2 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

4.2.3耗能能力

4.3.4承载力及刚度退化

4.4缀条间距

4.4.1 滞回曲线

4.4.2 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

4.4.3耗能能力

4.4.4承载力及刚度退化

4.5斜撑倾角

4.5.1 滞回曲线

4.5.2 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

4.5.3耗能能力

4.5.4承载力及刚度退化

4.6截面尺寸

4.6.1 滞回曲线

4.6.2 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

4.6.3 耗能能力

4.6.4承载力及刚度退化

4.7 支撑屈曲后承载力

4.7.1 受压支撑屈曲后承载力

4.7.2 压杆卸载系数

4.7.3 各国规范对比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参与课题

获奖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振宇;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 结构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冉红东;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建筑施工;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