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6h】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同伴互助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在线交互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与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在线学习

2.1.2 同伴互助学习

2.1.3 交互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协作学习理论

2.2.2 群体动力理论

2.2.3 知识建构理论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与交互行为数据的处理

3.1《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线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设计

3.1.1 研究对象和平台

3.1.2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过程设计

3.2《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线同伴互助学习活动的实施

3.2.1 学习准备

3.2.2 学习交流互动

3.2.3 学习评价反思

3.3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中交互行为数据的处理

3.3.1同伴互助学习交互内容数据

3.3.2 同伴互助学习交互网络关系数据

第四章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分析

4.1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的内容特征分析

4.1.1 班级同伴互助学习交互内容特征分析

4.1.2 小组同伴互助学习交互内容特征分析

4.1.3 小结

4.2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的网络特征分析

4.2.1 班级同伴互助学习交互网络特征分析

4.2.2 小组同伴互助学习交互网络特征分析

4.2.3 小结

4.3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4.3.2 问卷结果数据分析

4.3.3 小结

第五章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5.1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存在问题

5.1.1 学习者知识建构层次和交互质量不高

5.1.2 学习者互动程度不高,协作氛围不够活跃

5.1.3 学习者互动程度不一,组内交互行为存在偏差

5.2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交互行为改进策略

5.2.1 营造共享群体文化氛围,促进交互发生

5.2.2 充分发挥领袖及核心人物的导向作用,提升交互行为

5.2.3 增强同伴关系,保障交互行为的持续性

5.2.4 促进知识建构转化,保障交互质量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各组成员不同维度发表帖子数量统计

附录二 在线同伴互助学习调查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由红丽;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技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宫淑红;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3G6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