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6h】

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论文研究方法

2.论文创新之处

一、友善价值观概述

(一)友善价值观

1.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2.友善价值观的特征

(二)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

1.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2.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特征

(三)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2.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助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二、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与培育内容、原则

(一)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1.中国传统友善思想

2.以西方友爱思想为借鉴

3.以马克思主义友善思想为指导

(二)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内容

1. 认同悦纳,自我友善

2. 尊重宽容,人际友善

3. 友好互助,社会友善

4. 和谐共生,生态友善

(三)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原则

1.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

3.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相统一

三、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主流方面

1.正确认知友善价值观

2.内心认同友善价值观

3.自觉践行友善价值观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行为带有一定功利性

2.存在知行不一现象

3.保护自然意识欠缺

4.自我友善意识薄弱

(三)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高校友善价值观教育不充分

2.家庭友善价值观教育相对不足

3.不良社会风气削弱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同

4.新媒体和移动网络的虚拟无序干扰大学生的价值理性

5.部分大学生受个体本位心理的影响

四、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把握友善价值观形成规律,做到课内外教育相结合

1.推进课程融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2.心理健康教育与友善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3.立足实践,有效利用“第二课堂”

(二)拓展教育载体,实现友善教育的多维渗透

1.有效利用友善教育网络平台

2.丰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友善教育形式

3.友善价值观教育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融合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友善价值观引领作用

1.以身作则,润物无声,加强师德建设

2.孜孜不倦,严于律己,提升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3.以人为本,教学相长,营造友善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完善友善教育激励机制,实现多渠道保障

1.建立友善档案,优化监督考评机制

2.奖惩分明,加强激励教育体系建设

(五)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友善教育合力

1.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方式

2.重视家庭教育,树立友善榜样

3.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友善氛围

4.加强自我教育,践行友善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航;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者春;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