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相与为体”与“继善成性”--王船山人性论研究
【6h】

“相与为体”与“继善成性”--王船山人性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来源

二、研究目的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选题的内容及方案

一、学术构思与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船山人性论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宋明理学的困境

一、船山学术思想渊源

二、宋明理学发展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船山思想的气学背景

第三节船山人性论的思想资源

第二章“相与为体”——船山人性论的理论奠基

一、“川流与道为体”

三、“由用以得体”

第二节体用之于理气、道器

一、体用之于理气

二、体用之于道器

第三章“继善成性”——船山的人性生成论

一、“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二、“性藉才以成用”

第二节“继之者善,成之者性”

一、“天命之谓性”

二、“天道命也,人道性也”

二、“气随习易而习且与性成”

第四章船山心性论——作为存在主体的生存实践

第一节“心位于人而有权”——生存实践的落脚

一、“心以具理”

二、“心之官则思”

三、小体与大体之辨

第二节“心统性情”——生存实践的显现

二、“四端非情”

三、“性行于情之中”

四、情之善恶

第三节心与志——生存实践的导向

一、“志者,心之用”

二、志与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马萍萍;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顺福;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B21B2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