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破坏与建设: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
【6h】

破坏与建设:顾颉刚古史学的双重面相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由疑而建:顾颉刚的古史传说探索

一、“辨伪事”与“古史层累说”的形成

二、本土学者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三、西方汉学家的“疑古”论与“古史层累说”的建立

四、“古史层累说”与传统上古史系统的颠覆

第二节走向重建之路:《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与意义

一、由破坏而建设:《中国上古史讲义》的编纂过程

二、“以周秦归周秦”:《中国上古史讲义》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上古史讲义》与真实上古史的重建

小结在疑古中重建:真实上古史建设的新路向

第二章辨伪求真:顾颉刚的古书真伪考辨

第一节辨去其伪:古书年代考辨及其影响——以“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为例

一、“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劳之说的形成

二、“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学术渊源

三、“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建立

四、“今本《尧典》成于汉武帝时”之说的影响与意义

第二节化伪为真:“伪书移置说”的建立与意义

一、回应批评: “伪书移置说”的提出缘起

二、本土学者的“伪书”估定与“伪书移置说”的形成

三、历史的眼光、平等的眼光与“伪书移置说”的建立

四、“伪书移置说”与“伪书”价值的再估定

小结在辨伪中求真:“伪书”移前特例的处理旨趣

第三章正源清流:顾颉刚的古代民族探讨

一、“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提出

二、“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渊源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

四、“中华民族不出于一元论”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重塑中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

一、从破坏到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形成

二、本土学者的民族论述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三、西方民耀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立

四、学用兼顾: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的双重意义

小结在打破中重塑:中华民族一统性的论证方式

第四章由分到合:顾颉刚的古代疆域考察

一、“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提出

二、“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渊源

三、“古史层累说”视域下的“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

四、“中国地域非向来一统论”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重构禹域:《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与影响

一、《中国疆域沿革史》的撰写过程

二、《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影响

小结在破坏中重构:大一统一域合法性的论证方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汤莹;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学典;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I2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