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治理理论视角下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问题探究——基于山东省T市F社区的实证调查
【6h】

治理理论视角下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问题探究——基于山东省T市F社区的实证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1.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相关学术研究

2.简短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论文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农村社区

2.农村社区公共资源

3.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

(二)理论基础

1.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2.治理理论

(三)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考察维度的理论构建

1.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主体

2.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结构

3.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制度

4.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方式

二、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现状——基于F社区的实证分析

(一)调研的概述

1.样本社区的选取

2.调研的方式及数据收集

(二)T市及F社区的基本情况

1.T市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状况

2.F社区公共资源发展现状

(三)F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现状

1.公共空间资源占用的治理

2.社区生态资源占用的治理

3.公共设施资源占用的治理

三、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问题:基于F社区治理现状考量

(一)治理主体:参与度低,治理效果不理想

1.社区:社区治理“垄断化”,治理效果不佳

2.社区经济社会组织:参与占用治理作用有限

3.社区村民:参与社区占用治理主动性弱

(二)治理结构:社区资源治理缺乏支持,内部机构作用难以发挥

1.基层政府对农村社区治理的指导和支持不足

2.农村社区内部机构难以发挥作用

(三)治理制度:制度规范缺失,协商制度不完善

1.公共资源相关乡规民约等制度规范相对缺失

2.公共资源占用治理民主协商制度不健全

(四)治理方式:资源占用治理方式存在不足

1.依法治理:治理过程缺少监督,治理结果有失公正

2.综合治理:公共资源占用治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

3.源头治理:治理多事后性,“一次性”治理为主

四、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治理主体因素:各治理主体发展存在不足

1.村两委人员缺乏、老龄化严重

2.社区社会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缺少社会经济组织

3.社区村民政治意识比较低,参与治理积极性不足

(二)治理结构因素: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脱节,社区内部运行机制不畅

1.基层政府与F社区自治脱节

2.社区内治理机构运行不畅

(三)治理制度因素:制度规范建设落后,民主协商缺少监督

1.乡规民约等制度规范建设相对落后

2.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民主协商缺少监督

(四)治理方式因素:多种方式治理内在条件缺失

1.依法治理:治理主体法治意识较低,缺乏监督

2.综合治理:治理现代化技术缺失

3.源头治理:资源占用缺乏调研,缺少长效治理机制

五、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问题治理的对策分析

(一)培育增强社区内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主体

1.加强农村社区村两委建设,引入人才培育机制

2.大力组织农村社区经济社会组织

(二)畅通公共资源占用治理机构

1.加强乡镇与社区的联系,增加农村社区公共资源占用治理的帮助和支持

2.畅通社区内治理机构

(三)完善公共资源占用的制度

1.完善社区内乡规民约等制度规范建设

2.加强民主协商制度建设,推进治理协商落实

(四)推进公共资源占用治理方式多元化

1.培育治理主体法治意识,依法治理公共资源占用行为

2.创新资源占用治理手段,实现多手段共治

3.注重调查研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杨乃强;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政治学;政治学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英魁;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3R1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