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歧视知觉对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
【6h】

歧视知觉对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留守儿童

2.2 歧视知觉

2.3 主观幸福感

2.4 希望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6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实施方式

4 结果与分析

4.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歧视知觉、希望水平的比较

4.2 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分析

4.3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的特点分析

4.4 初中留守儿童希望水平的特点分析

4.5 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4.6 希望水平在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

5 讨 论

5.1 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分析

5.2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的特点分析

5.3 初中留守儿童希望水平的特点分析

5.4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5.5 希望水平在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镇化过程越来越快,许多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这些农村务工人员既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条件差,使得留守儿童可能感受到更多来自外界的歧视,从而产生歧视知觉。这不仅会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使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降低。
  本研究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对安徽省979名初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
  (1)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和歧视知觉之间的差异显著,但是希望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2)初中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留守类型、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父母外出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年龄不存在显著差异;
  (3)初中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在留守类型、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外出时间、监护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年龄以及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初中留守儿童的希望水平中等偏上,不同学业和家庭情况的留守儿童的希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5)个体歧视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初中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群体歧视知觉能显著预测其主观幸福感中的消极情感。
  (6)希望能够有效缓解歧视知觉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