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雨斋词话》研究
【6h】

《白雨斋词话》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廷焯生平及治学背景

第一节 陈廷焯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陈廷焯的词学渊源

第二章《白雨斋词话》的编纂与流传

第一节《白雨斋词话》的编纂背景

第二节《白雨斋词话》的刊刻源流

第三节《白雨斋词话》的体例

第三章《白雨斋词话》的材料来源及改动方式

第一节《白雨斋词话》的材料来源

第二节《白雨斋词话》材料的改动方式

第四章《白雨斋词话》的词学思想

第一节《白雨斋词话》的词学理论范畴论

第二节 陈廷焯对王沂孙的评价

第三节 陈廷焯对陈维崧的评价

第四节 陈廷焯对姜夔的评价

第五节 陈廷焯对其他词人的评价

第五章《白雨斋词话》的价值

第一节《白雨斋词话》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白雨斋词话》的缺陷和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陈廷焯是晚清著名词学家,他以其《白雨斋词话》蜚声词坛。《白雨斋词话》作为“晚清三大词话”之中出现最早、篇幅最富的一部著作,它的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学界对于《白雨斋词话》的研究还留有很大空间,因而本文以《白雨斋词话》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陈廷焯生平交游及其著述考略。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陈氏家世及其治学背景,分析他的词学渊源以及前后期词学思想的转变。陈氏享年未久,交游广泛,著述丰硕。在词学方面,他首慕浙西词人,转师常州词派,蓄积有素,最终形成自己的词学主张。
  第二,《白雨斋词话》的编纂与流传情况。本部分主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词学背景来分析该部著作的成书背景,根据版本的演变对其刊刻源流进行分析,并列表比勘两种版本系统的区别,同时对《白雨斋词话》的体例特色进行了数论。
  第三,《白雨斋词话》的材料来源及其改动方式。《白雨斋词话》的材料来源多为一些文人的别集和诗话词话,而且陈廷焯在处理这些材料的时候,并不是全都照搬照抄,而是根据他表达思想的需要对这些材料作了相应的改动和润色。本章对《白雨斋词话》的材料来源进行分类梳理,对陈廷焯改动材料的方式也进行分类分析,探讨此书的成书方式,对陈廷焯及其《白雨斋词话》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白雨斋词话》的词学思想。本章从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体现的词学理论以及他对个别词人的评价对《白雨斋词话》的词学思想进行分析。
  第五,《白雨斋词话》的价值。通过对《白雨斋词话》的分析,笔者认为《白雨斋词话》在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陈廷焯在此书中的核心词学观“沉郁”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这部著作对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后世的词话著作也有着很大的助推作用。同时,《白雨斋词话》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和不足,不得不说也是一种遗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