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研究
【6h】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外化重要性的理论确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及其关系

(一)“内化”的涵义

(二)“外化”的涵义及其基本过程

(三)内化与外化之间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促进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实现

(三)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及其后果

(一)“外化障碍”的涵义

(二)外化障碍的后果及危害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的表现及分类归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的一般表现

(一)知而不行

(二)行而不足

(三)行为失范

二、思想政治教育外化障碍的主要类型

(一)内化不足型障碍

(二)条件缺失型障碍

(三)过程失控型障碍

三、思想政治教育外化障碍的社会归因

(一)重知轻行的教育取向

(二)错误思潮的冲击

(三)舆论环境的消极影响

(四)同辈群体的负向影响

第三章 克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有效促进

(一)以理论、实践知识教育促进“知”的全面深刻性

(二)以内容为中心提升情、意、信与知的统一性

(三)以过程为中心增进知、情、意、信的协同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外化动机的多向度激发

(一)以自省为中心的外化动机自我激励

(二)以“奖惩”制度实现外化动机的强化

(三)教育者人格魅力对教育对象仿效动机的外部激励

三、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外部因素优化

(一)外化的社会环境条件的有效供给

(二)以文化软实力实现外化促进因素的整合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准确理解内化与外化之间的关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内、外条件,合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基本过程,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有利于体现主体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改善和维持社会秩序。知而不行、行而不足、行为失范等知行矛盾,表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化障碍的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化障碍不利于个体行为的完善化,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权威性的构建。
  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化障碍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内化不足型障碍、条件缺失型障碍及过程失控型障碍。内化不足型障碍主要是由于“知”的认知度不够,“情”的投入度欠缺和“信”的坚信度不深造成的。条件缺失型障碍主要是受时间、空间及资源的限制。过程失控型障碍主要是受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及同辈负向效应的影响。
  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障碍的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路径,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中之重。首先,通过教育实现对“知”的有效促进,以内容为中心提升知、情、意、信水平,以过程为中心促进知、情、意、信的协调,实现对内化效果的有效促进。其次,以自省为中心实现由“知”到“行”的心理跃迁,利用物质和精神“奖惩”制度强化大学生的行为动机,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激励主体的仿效动机,激发大学生的行为动机以促进外化。最后,整合与优化外部因素,利用社会环境促进主体践行条件的有效供给,以文化软实力实现外化促进因素的整合优化。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有效的外化,帮助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