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感恩团体辅导对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影响的干预研究
【6h】

感恩团体辅导对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影响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感恩团体辅导对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影响的干预研究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感恩

2.1.1 感恩的概念界定

2.1.2 感恩的理论模型

2.1.2.1 情感体验理论

2.1.2.2 认知情绪理论

2.1.2.3 道德情感理论

2.1.2.4 拓宽建构理论

2.1.2.5 国内的相关研究

2.1.3 感恩的测量

2.1.4 感恩的相关研究

2.1.4.1 感恩与其他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

2.1.4.2 高职生感恩的相关研究成果

2.2 团体辅导

2.2.1 团体辅导的概念界定

2.2.2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2.2.2.1 团体动力学

2.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2.3 以人为中心理论

2.2.2.4理性情绪理论

2.2.3 团体辅导的类型和作用

2.2.4 团体辅导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现状

2.2.5 团体辅导的优势

2.3生命意义感

2.3.1 生命意义感的概念界定

2.3.2 生命意义感的理论取向

2.3.2.1 相对主义观点取向

2.3.2.2 存在心理学取向

2.3.2.3 积极心理学取向

2.3.2.4 动机与人格理论取向

2.3.3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2.3.4 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2.3.4.1 性别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2 年龄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3 自我认同发展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4 身心健康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5 自我和谐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6 宗教信仰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7 社会经济地位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4.8 人际关系、家庭气氛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2.3.5 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

2.3.5.1 国外关于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

2.3.5.2 国内关于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

2.3.5.3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

2.4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2.1 调查对象

3.2.2 团辅对象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3.4.1 问卷调查法

3.4.2 实验法

3.4.3 数据分析法

3.5 研究工具

3.5.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量表》

3.5.2 《单维感恩量表》

3.6 研究程序

3.6.1 调查研究程序

3.6.2 团体辅导训练程序

4 研究结果

4.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与感恩的现状

4.1.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现状

4.1.2 高职生感恩现状

4.2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与感恩差异

4.2.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2.1.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4.2.1.2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4.2.1.3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在年级方面的差异

4.2.1.4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生源地方面的差异

4.2.2 高职生感恩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4.2.2.1 高职生感恩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4.2.2.2 高职生感恩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4.2.2.3 高职生感恩水平在年级方面的差异

4.2.2.4 高职生感恩水平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

4.3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与感恩的相关分析

4.4 感恩团体辅导

4.4.1 干预组与对照组前测生命意义感与感恩的得分差异

4.4.2高职生对照组前测、后测生命意义感和感恩得分差异

4.4.3 高职生干预组前测、后测生命意义感与感恩得分差异

5 分析讨论

5.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和感恩水平的总体特点

5.1.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的总体特点

5.1.2 高职生感恩的总体特点

5.2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和感恩水平的差异比较

5.2.1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的差异分析

5.2.2 高职生感恩的差异分析

5.3 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和感恩水平的相关分析

5.4 感恩团体辅导对高职生生命意义感干预效果的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 问卷部分题目

附录2 《感恩团体辅导方案》

致 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国内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认识的研究日益关注。高职生作为其中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对生命意义认知状况如何,值得探讨。生命意义感和积极情绪的体验有着正相关关系,与消极情绪的体验有负相关关系。很多实证研究证明了感恩与各种情感相关,可以有效的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感恩可以有效预测生命意义感,感恩能力越高的个体对生命意义感的体验和追寻水平越高。本研究选取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于当前高职生感恩与生命意义感两者的现状及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回收问卷中筛选出感恩水平和生命意义感水平相对较低的24名被试,并按照匹配原则平均分配给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都是12名被试,对干预组成员每周开展一次60分钟左右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为期六周的感恩团体辅导,对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干预。在感恩团体辅导前后分别用单维感恩量表(GQ-6)和高职生生命意义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施测。研究结论如下: (1)高职生生命意义感总体现状处于中上等水平,年级和生源地方面存有显著的差异;自我和谐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有显著的差异; (2)高职生感恩水平总体比较良好,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有显著的差异,在年级和生源地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 (3)高职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感恩水平存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4)感恩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高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且干预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著录项

  • 作者

    胡雪萍;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葛明贵;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教育学;
  • 关键词

    团体辅导; 高职生; 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