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陆与台湾大学生生命态度比较及教育启示
【6h】

中国大陆与台湾大学生生命态度比较及教育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生命态度的意涵及理论基础

一、生命态度的意涵

(一)大学生生命态度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内涵

二、生命态度相关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及相关教育理论

(二)弗朗克与罗洛·梅的生命态度相关理论

三、相关理论的思考与自省

(一)自我的接纳

(二)意志的自由

(三)意义的追求

第二章生命态度相关实践的演变历程

(一)起步探索阶段

(二)发展推进阶段

(三)成熟拓展阶段

二、生命态度相关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的形成过程

(二)课程的内容增加

三、生命态度相关教育实践的发展

(一)政策上的推动

(二)方法上的调整

(三)教学中的探索

第三章中国大陆与台湾大学生生命态度调查

一、调研目的与意义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大学生生命态度量表(简化版)》量表信效度

(四)数据统计分析

三、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大学生生命态度总体分析

(一)台湾地区大学生生命态度样本分析

(二)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态度样本分析

四、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大学生生命态度分析及比较

(一)“理想”层面上的分析比较

(二)“生命自主”层面上的分析比较

(三)“爱与关怀”层面上的分析比较

(四)“存在感”层面上的分析比较

(五)“死亡态度”层面上的分析比较

(六)“生命经验”层面上的分析比较

五、小结

第四章两岸大学生生命态度差异成因分析

一、个人成长方面

(一)生命意识不同

(二)成长经历不同

二、家庭环境层面

(一)家庭氛围不同

(二)亲子关系不同

三、学校教育层面

(一)生命教育内容不同

(二)生命教育课程不同

四、社会文化层面

(一)宗教习俗的不同

(二)媒体导向的不同

(三)经济体制的不同

第五章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态度教育启示

一、高校落实系统的生命教育

(一)完善生命教育课程和教材

(二)相关学院培养专业教师

(三)大学对外推广生命教育

(四)联合建立生命教育研究基地

二、高校指导学生摆脱成长困境

(一)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

(二)培养辩证的生死观念

(三)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三、高校联动社会助力学生发展

(一)创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二)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璐;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薛晓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54P3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