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研究
【6h】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健康概念

1.2.2 河流健康度评价方法

1.3 河流健康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基本理论

2.1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特征

2.2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概念及内涵

2.2.1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概念

2.2.2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内涵

2.3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主要影响因素

2.3.1 自然因素

2.3.2 人为因素

2.3.3 海洋因素

2.4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基准状态的确定

3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体系

3.1 评价总体框架

3.1.1 评价尺度

3.1.2 评价方法

3.1.3 评价原则

3.2 健康度等级划分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3.4 评价指标权重

3.5 评价模型选取

3.5.1 模型选取

3.5.2 物元分析法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区域基本概况

4.1.1 自然地理

4.1.2 地形地貌

4.1.3 水文气象

4.1.4 河流水系

4.2 社会经济状况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3.1 水资源状况

4.3.2 供水现状

3.3.3 用水现状

4.4 评价河流概况

4.5 滨海海洋概况

4.5.1 海洋水文

4.5.2 岸线资源

4.5.3 海洋开发存在问题

4.6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实例

5.1 评价指标

5.2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5.2.1 各层指标权重计算

5.2.2 指标综合权重计算

5.2.3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5.3 评价模型计算

5.3.1 射阳河健康度评价

5.3.2 斗龙港健康度评价

5.3.3 黄沙港健康度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改善措施和建议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声明

展开▼

摘要

河流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载体,在地球的能量和物质的传输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的河流系统是正常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对河流的干扰越来越剧烈,河流系统稳定性逐渐下降,河流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表征和评价河流健康状况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东部滨海平原城市带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对其开展河流健康度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河流健康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剖析滨海平原城市河流的特征,明确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概念,分析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可达到的最佳状态作为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研究的基准状态。  探讨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研究的评价尺度、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并将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划分为“理想状态”、“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五个等级,分析每个等级的含义。根据滨海平原城市河流特征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按照目标层、属性层、准则层、指标层,选取了与滨海平原城市河流紧密联系且针对性较强的21评价指标,构建滨海平原城市河流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等级标准。  在分析各种河流健康度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滨海平原城市河流特征以及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选取了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分析法作为本次研究的数学模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物元分析法对其河流健康度进行评价。  选取盐城市射阳河、斗龙港、黄沙港三条市级河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条河流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对三条河流健康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盐城市射阳河、斗龙港、黄沙港河流健康均正在向亚健康等级转化。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河流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滨海平原城市河流特征,提出河流健康改善措施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