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态度调查研究--以江苏省Y大学为例
【6h】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态度调查研究--以江苏省Y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乡村振兴计划与扶贫战略

(二)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扶贫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的理性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

(二)职业态度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基本维度

(一)职业认知

(二)职业声望

(三)职业情感

(四)职业行为倾向

三、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

(二)态度改变理论

四、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政策沿革

(一)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政策

第二章Y大学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态度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调查实施

(五)数据处理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现状

(一)总体上人口学资料分析比较结果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各维度的特征

第三章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表现在维度上的不平衡

(二)男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态度相对消极

(三)高年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吸引度相对较低

(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师范生职业态度相对消极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二)师范院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态度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职业认同度

(一)逐步完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育政策,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二)积极探索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

(三)做好正确定位,坚定职业意志,提高职业能力

二、培养男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良好的职业情感

(一)加强职业情感教育

(二)挖掘男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适合从事教师职业的特点

三、差别对待不同年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教育

(一)侧重于低年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认知教育

(二)提高高年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能力

四、培养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师范生积极的职业态度

(一)家长形成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

(二)改善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学校的教学环境

五、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董金琴;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桂宏;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3G5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