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
【6h】

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文献综述

2 引言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1.1水稻资源

3.1.2试验药剂

3.2试验内容和方法

3.2.1混播制种技术研究

3.2.2混播制种纯度试验

3.3数据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混播制种技术研究

4.1.1苯达松对敏感恢复系mc526的致死剂量

4.1.2“混制1号”父母本4种种子重量比例混播制种主要性状表现

4.1.3 “混制1号”制种父母本适宜播期

4.1.4不同喷药时期两种栽培方法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4.1.5喷施苯达松对父本花粉活力及育性的影响

4.1.6“混制1号”制种播植方式研究

4.2混播制种纯度研究

4.2.1苯达松包衣剂杀死残留父本

4.2.2苗期喷施苯达松杀死残留父本剂量研究

4.3混制1号栽培试验

4.3.1对分蘖动态的影响

4.3.2各处理的经济性状

4.3.3实际产量

5讨论与结论

5.1讨论

5.2研究的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混制1号”(绿三A/mc526)系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所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其父本携带苯达松(除草剂)敏感基因,在杂交制种的抽穗期喷施苯达松完成授粉后植株枯死,基本不会自交结实;母本未携带该基因,喷药后仍能异交结实和正常成熟,且与父本生育期相近,因此该组合制种可将父母本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人工或机械播植,并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和质量合格的杂交种。混播制种与父母本分别播种按一定行比栽插的常规制种方式相比,具有简化工序、省工、节本、高效的特点,且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一种创新。本文通过“混制1号”混播(植)制种综合配套技术及其杂交种纯度的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在混制1号父本抽穗期用48%的苯达松350ml+水45kg/667m<'2>叶面喷雾,在正常开花授粉后植株逐渐枯死瘫倒,几乎不能或很少自交结实(结实率仅有0.7%),且种子发育不健全,基本丧失发芽能力,杀父效果最好。 2、在混播制种时,父母本按1:5的种子重量比例混合较为适宜。在制种田父母本穗比和颖花比分别为1:4.3和1:3.5,达到“父本粉足,母本穗多”高产制种的要求。母本异交结实率高(72.6%),获得了制种451.7kg/667m<'2>的理论产量和440kg/667m<'2>的实际产量。 3、混播制种杂交种子发育良好,谷粒饱满,千粒重(20.8g~21.7g)正常,发芽率高达94.0以上,杂交种子纯度均在98%以上。虽然父本存在少量自交结实现象(结实率为0.1%~2.1%),但其种子发育不健全,几乎不具活力(≤0.5%)或不能发芽(发芽率≤0.45%)。 4、“混制l号”制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27日前后,父母本的始穗期分别在8月18日和8月16日,正处于我省杂交稻制种的最佳抽穗开花时段。母本比父本早始穗2d,盛花期相逢,整个花期相遇较为理想。 5、即使混播制种的杂交种混杂有残存的父本自交结实的种子,杂交种用0.24%(48%的苯达松0.50ml+15%多·福悬浮种衣剂100ml)苯达松包衣或苗期用(25%的苯达松300ml+水45kg/667m<'2>)喷施,父本种子则不能成苗或秧苗死亡,从而保证大田生产纯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