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
【6h】

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1.1.1 百年城市建设历史:建设与破坏

1.1.2 百年城市设计理论:多元与混乱

1.1.3 百年城市设计建制:前行与迟疑

1.2 研究问题

1.2.1 危机

1.2.2 问题

1.2.3 目的

1.2.4 意义

1.3 对象界定

1.3.1 中国城市与1921年

1.3.2 城市设计

1.3.3 范式及其相关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

1.4.2 中国城市设计的类型或范式研究

1.4.3 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与论述框架

1.5.1 预设的前提

1.5.2 研究方法

1.5.3 基本框架

第二章 重温:中国城市设计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研究文献的历史动态

2.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2 结果与解读

2.1.3 文献研究的结论

2.2 历史分期研究

2.2.1 当前相关分期研究

2.2.2 基于发展态势的多层次分期方法

2.3 小结

第三章 主线:共识与争鸣中的“技术-价值”解释框架

3.1 历史沉淀的共识与争鸣

3.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3.1.2 城市设计的角色

3.1.3 城市设计的制度化

3.2 多元立场中隐含的谜题

3.2.1 空间观念脉络

3.2.2 一个新的解释体系:“技术-价值”认知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分化:“技术-价值”框架下的范式解读

4.1 “形体的设计”——设计建成形态

4.1.1 形体秩序的整合

4.1.2 建筑设计的扩大

4.1.3 城市的形式艺术

4.1.4 形体的数理逻辑转向

4.2 “设计的综合”——综合协调形态

4.2.1 多学科综合工作的桥梁和中介

4.2.2 城市规划综合方法的先天组成

4.2.3 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化

4.2.4 综合环境设计

4.3 “设计的控制”——法则管制形态

4.3.1 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媒介的形式控制

4.3.2 依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4.3.3 结合法律法规

4.3.4 以土地契约开发为主要途径

4.4 “政策的设计”——规则培育形态

4.4.1以规则培育空间

4.4.2 关注公共领域

4.4.3 对公众意愿的反映

4.4.4 权利意识与价值调和

4.5 小结

第五章 审视:对不同范式的剖析

5.1 形体的设计

5.1.1 认识体系:形体假设的隐忧与深层结构的忽视

5.1.2 价值体系:精英化

5.1.3 应用体系:工程思维

5.2 设计的综合

5.2.1 认识体系:局部的中介

5.2.2 价值体系:城市规划的艺术价值

5.2.3 应用体系:以特色为导向的实践

5.3 设计的控制

5.3.1 认识体系:控制依据与控制边界

5.3.2 价值体系:隐含的价值标准

5.3.3 应用体系:弹性不足还是刚性不足

5.4 政策的设计

5.4.1 认识体系:作为对技术思维的批判

5.4.2 价值体系:对公共利益的追问

5.4.3 应用体系:制度根系的改良

5.5 小结

第六章 归纳:范式整体演变的特征与逻辑

6.1 范式演变的态势

6.1.1 新与旧:新旧共进,截面共存

6.1.2 主与次:百家争鸣,并列渗透

6.1.3 断与续:断续结合,跳跃演变

6.2 范式转移的动力

6.2.1 观念支撑:理性化、开放性

6.2.2 现实催发:反应式、被动型

6.2.3 外部诱导:功利性、依赖性

6.3 整体演变的逻辑

6.3.1 角色转向:从设计技术到管理工具的跃迁

6.3.2 理论失位:支柱理论软弱倒逼的思想游离

6.3.3 结构失衡:战略性与本土性的不平衡发展

6.4原型范本的呈现

6.4.1 传统范本消隐:传统化与现代性

6.4.2 外部范本嫁接:欧美范本与苏联范本的接力交替

6.4.3 不同范本套叠:路径依赖与源流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反思:范式演变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再认识

7.1 术语内涵:范本嫁接视角下的五次概念转换

7.1.1 欧美范本视角下的“设计、规划、计划”

7.1.2 苏联范本嫁接过程中的“设计、规划、计划”

7.1.3 城市设计在工作程序中被取消

7.1.4 欧美范本的“现代城市设计”引入

7.1.5 城市设计的修复与苏联范本的消解

7.2 角色理解:试图将欧美经验贯穿苏联模式全过程

7.2.1 理解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7.2.2 放弃“城市设计”是否可能

7.3 理论内核:科学性与学科发展

7.3.1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

7.3.2 科学性的反思

7.4 运作制度:范式选择与中国现代化

7.4.1 范式演变视角下城市设计制度化的出发点

7.4.2 城市设计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7.4.3 城市设计范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悖谬

7.4.4 社会和学科双转型背景中的构想

7.5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建议

8.1.1 正视外部经验,明确战略方向

8.1.2 强化科学指导先于技术创新

8.1.3 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8.2 创新、难点与不足

8.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8.2.2本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索引

附录二:作者简介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晋华;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城市空间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段进;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建筑设计;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