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牡荆的抑菌化学成分及牡荆属植物化学分类学初步研究
【6h】

牡荆的抑菌化学成分及牡荆属植物化学分类学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牡荆(VitexnegundoLinn.var.cannabifolia)为牡荆属(Vitex)植物。我省宣城地区民间常用牡荆枝叶榨汁涂于鲜肉表面,以延长其保质期。但是其抑菌活性的化学机理仍不清楚。另外,由于形态学的特点,牡荆属在马鞭草科和唇形科之间的分类学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基于此,本实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牡荆氯仿浸提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并为牡荆属的系统分类学提供了更多化学上的论据。
   本研究以牡荆的地上部分为原料,结合正、反相硅胶、SephadexLH-20和MCI-gelCHP20P等多种层析方法,对牡荆氯仿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再结合高分辨电喷雾质谱、紫外、红外、旋光谱及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等多种光谱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针对一些常见食品腐败菌,采用打孔凝胶法检测了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本实验从牡荆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经光谱法鉴定为牡荆内酯C、penduletin和异香草酸。牡荆内酯C为新化合物,且是牡荆属中首次发现的19位甲基重排的半日花烷型二萜。Penduletin和异香草酸均是首次从牡荆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牡荆内酯C在500μg/mL时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荧光假单胞菌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而penduletin和异香草酸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对四种菌均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牡荆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了一定的科研依据。另外,penduletin是已报道的一种有潜力用于治疗人类手足口病的化合物,这也为扩展该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另一方面,通过总结牡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我们发现该属植物中广泛分布着类黄酮类、半日花烷型二萜类、环烯醚萜类和蜕皮甾酮类成分。在将这些特征性化合物与狭义马鞭草科(Verbenaceaes.str.)、广义唇形科(Lamiaceaes.l.)中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发现上述成分的在结构特点上更趋近于唇形科,所以该研究结果在化学分类学方面支持将牡荆属从马鞭草科划分出来,归为唇形科。
   本文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天然防腐剂、探究牡荆属的系统分类学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牡荆属植物资源奠定了一些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