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研究--以《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为中心
【6h】

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研究--以《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的提出

1.1.1 “诗人”概念的厘定与诗人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流变

1.1.2 诗人形象区别于其他文学形象的特殊性

1.2 诗人形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将诗人形象置于知识分子形象中进行考察

1.2.2 将诗人形象置于作家、艺术家等形象分类中进行考察

1.2.3 直接将诗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类型

2.1 世俗生活在场的缺席者

2.2 诗意乌托邦的误读者

2.3 卷入消费浪潮的迷失者

2.4 退守边缘的救赎者

第3章 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呈现方式

3.1 精神疾患的诗性视角

3.1.1 分裂体验下的剖视与预言

3.1.2 抑郁感受中的延宕与断裂

3.2 暴力行为的意义指向

3.2.1 以“暴”明志:终极意义的追寻

3.2.2 以“暴”制暴:诗意情怀的祛魅

第4章 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意义

4.1 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精神标本

4.1.1 悲剧意蕴:世纪末情绪的留存

4.1.2 理想主义:1980年代影响的焦虑

4.2 文学意义:抒情传统现代困境的表征符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所涉小说目录

附录B 本文所涉诗人形象一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何蕊;

  •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付兰梅;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I20I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