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黄缘盒龟资源现状调查、驯养繁育技术及线粒体DNA比较研究
【6h】

安徽黄缘盒龟资源现状调查、驯养繁育技术及线粒体DNA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 写 表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安徽省黄缘盒龟资源现状调查

1.1.1 调查时间和路线

1.1.2 调查方法

1.1.3 形态特征测量方法

1.2 安徽省黄缘盒龟生态驯养繁育技术研究

1.2.1 研究时间和地点

1.2.2 生态龟园建设

1.2.3 亲龟来源及放养情况

1.2.4 日常投喂管理

1.2.5 产卵与孵化

1.2.6 稚龟培育

1.2.7 越冬管理

1.3台湾黄缘盒龟线粒体基因组测定

1.3.1 实验材料

1.3.2 基因组DNA提取

1.3.3 引物设计

1.3.4 PCR扩增

1.3.5 序列拼接、注释和分析

1.3.6 具闭壳功能龟类遗传距离研究

2 结果

2.1安徽黄缘盒龟资源现状

2.1.1 野生黄缘盒龟分布及产地特点

2.1.2 安徽省黄缘盒龟保护区建设情况

2.1.3 安徽省驯养繁殖基地分布、养殖概况

2.1.4 台湾黄缘盒龟进入安徽情况

2.1.5 黄缘盒龟安徽群体与台湾群体的形态对比

2.1.6 安徽黄缘盒龟皖南群体和大别山群体的对比

2.2安徽黄缘盒龟生态驯养繁育技术总结

2.2.1 2013年繁育情况

2.2.2 稚龟部分形态学数据及分析

2.3 台湾黄缘盒龟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结果

2.3.1 总DNA提取结果

2.3.2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2.3.3 基因重叠和碱基组成

2.3.4 蛋白编码基因

2.3.5 轻链复制起始点(OL)

2.3.6 “台缘”与“徽缘”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比差异

2.3.7 具闭壳功能龟类遗传距离研究结果

3 讨论

3.1安徽黄缘盒龟资源调查现状

3.1.1 重视―徽缘‖的独特地位,保护野生资源

3.1.2 加强执法管理遏制盗猎活动,建立保护区

3.1.3 安徽省黄缘盒龟与台湾黄缘盒龟存在种质混杂隐患

3.2安徽黄缘盒龟生态驯养繁育技术分析

3.2.1 安徽黄缘盒龟生态驯养繁育技术模式

3.2.2 安徽黄缘盒龟驯养繁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2.3 安徽黄缘盒龟驯养繁育改进建议

3.3“台缘”与“徽缘”线粒体基因组对比分析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黄缘盒龟(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为安徽特产龟类之一,又称黄缘闭壳龟,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历史上野生资源数量十分丰富。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药用和观赏价值,继而遭到大量捕获造成野生龟已非常稀少。
  2011年8月至10月,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市场调查、走访驯养繁殖场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黄缘盒龟野外生存地进行了资源调查。这也是国内首次对黄缘盒龟资源现状进行专项调查和报道。调查共发现安徽本地黄缘盒龟共34只,其中皖南山区产27只,大别山区产7只,据分析估算,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年捕获的黄缘盒龟数量约400只。此外市场调查还发现台湾黄缘盒龟8只,统计分析已有约300只台湾黄缘进入安徽。2011年安徽共有黄缘盒龟驯养基地16个,驯养亲龟共2194只,年繁殖幼龟2280只。2013年调查显示全省共驯养亲龟约3700只,后备亲龟5000余只,年繁殖出稚龟5000余只。
  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参与了安徽省长江水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金寨和青阳三个省内规模较大的基地黄缘盒龟驯养繁育研究。三基地共驯养安徽本地黄缘盒龟2020只,其中雌龟1490只,雄龟530只。采用建设生态龟园、强化亲本培育、注重饵料多样性、改进使用孵化介质蛭石、稚龟加温越冬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2013年,产卵时间开始于5月7日,结束于7月28日。共产卵2583枚,雌龟平均产卵量1.73枚,平均受精率88.3%。共孵化出稚龟2093只,平均孵化率达91.8%。稚龟越冬成活率均在97%以上。
  鉴于台湾黄缘盒龟已经进入安徽,在形态学上和本地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测定了台湾黄缘盒龟mtDNA序列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台湾黄缘盒龟基因组全长16721bp(GenBank登陆号:KJ680321),为环形双链DNA,其基因结构和Genbank上已公布的安徽省黄缘盒龟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一致。mtDNA全序列在位点对比后发现,有43个位点发生了碱基替换(无插入缺失),mtDNA全序列相似度达到99.74%。综合分析认为安徽黄缘盒龟与台湾黄缘盒龟虽然形态学上差异明显,但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上差异尚不明显。基于COX I和16S rRNA基因两群体相对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和0.000,远小于其它种间遗传距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