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TAP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h】

猪TAP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文献综述

1品种介绍

1.1霍寿黑猪简介

1.2圩猪简介

1.3安庆六白猪简介

2大肠杆菌简介

2.1大肠杆菌F18致病机理

2.2 F18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3猪抗病性相关候选基因

3.1 FUT1基因

3.2 TLRs基因

3.3猪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SLA)基因

3.4干扰素基因

4 TAP基因简介

4.1 TAP的结构

4.2 TAP的转运机制

4.3 TAP的多态性与表达调控

5细胞因子概述

5.1白细胞介素-6概述

5.2白细胞介素-10概述

5.3白细胞介素-12概述

5.4 干扰素-γ概述

5.5肿瘤坏死因子-α概述

引言

第二章猪TAP1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分析

1试验材料

1.1试验动物

1.2主要仪器

1.3主要试剂

1.4主要试剂配制

2试验方法

2.1 DNA提取

2.2 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2.3软件分析工具

2.4引物设计

2.5 PCR反应体系

2.6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7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SSCP)

2.9群体遗传学分析

2.10遗传多样性分析

2.11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猪基因组DNA的检测

3.2 PCR扩增结果

3.3 PCR-SSCP检测结果

3.4 TAP1序列分析结果

3.5 TAP1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析

3.6群体遗传学分析

4讨论

第三章TAP1基因多态性与断奶仔猪部分免疫指标关联分析

1试验材料

1.1试验动物

1.2试验设备和器材

1.3试验耗材和试剂

2试验方法

2.1试验原理

2.2操作步骤

2.3操作顺序总结

2.4结果判定及计算

2.5数学分析模型

3结果与分析

3.1各猪种间免疫指标差异性分析

3.2 TAP1基因多态性与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安徽地方优良猪种(皖南黑猪、圩猪、霍寿黑猪、安庆六白猪)和外来品种大白猪为材料,研究抗 F18大肠杆菌的候选基因之一,TAP1基因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erphisms,SNPs)及其与断奶仔猪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根据GenBank猪TAP1(登录号BX323833)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 TAP1全部基因编码区11个外显子区域的遗传变异,筛查 SNPs位点分析其多态性,并运用SPSS程序中的GLM模型分析所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与部分血清免疫指标的关联性。旨在寻找地方猪种中可以作为抗 F18大肠杆菌或者一般抗病性的有效遗传标记,为安徽省地方猪种质资源特性及MAS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参考。经研究发现:
  (1)TAP1基因的84bp在霍寿黑猪群体中检测到 T→C突变,其他四个群体在该位点没有检测到突变;该基因的443bp在试验的5个群体中均检测到G→A突变;该基因的6297、6298bp在圩猪、皖南黑猪和霍寿黑猪群体中检测到 G→C、G→T突变,安庆六白猪和大白猪种没有检测到;该基因的7570bp在5个群体中均检测到G→A突变。
  (2)TAP1基因84bp处突变为错义突变,使编码的氨基酸由色氨酸变成了精氨酸,在霍寿黑猪中检测到三种基因型(AA、AB和 BB),其中 AA(野生型)基因型频率为67.32%,AB基因型频率24.84%,BB(突变性)基因型频率为7.84%。霍寿黑猪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709,在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在其他四个群体中均没有检测到该突变位点,均为野生型。TAP1基因443bp处突变为无义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圩猪、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霍寿黑猪和大白猪群体中均检测到了三种基因型(CC、CD、DD),其中 CC(野生型)基因型频率在这5个群体中分别为9.21%、12.63%、17.24%、62.09%、10.92%,C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58%、25.26%、31.03%、29.41%、29.31%,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21%、62.11%、51.72%、8.5%、25.57%。上述5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047、0.3063、0.3435、0.2929、0.3082,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TAP1基因6297bp和6298bp处突变为连锁突变,前者使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后者由缬氨酸变成了亮氨酸。在圩猪、皖南黑猪、霍寿黑猪群体中均检测到两种基因型(EE和 EF),其中 EE基因型频率在这3个群体中分别为79.18%、66.67%、92.16%,E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83%、33.33%、7.8%。圩猪、皖南黑猪、霍寿黑猪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706、0.2409、0.0725,在该位点均处于低度多态。在安庆六白猪和大白猪群体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位点,均为野生型。TAP1基因7570bp处突变为无义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在圩猪、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霍寿黑猪和大白猪群体中均检测到了三种基因型(GG、GH、HH),其中其中GG(野生型)基因型频率在这5个群体中分别为17.97%、7.80%、7.97%、11.76%、6.45%,GH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76%、32.62%、12.50%、33.33%、23.82%,HH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27%、59.53%、79.53%、54.90%、69.73%。上述5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611、0.2991、0.2142、0.3242、0.2535,其中安庆六白猪在该点位处于低度多态,其他均处于中度多态。
  (3)χ2检验表明:T84C位点在霍寿黑猪中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443A位点在皖南黑猪和大白猪种中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P<0.01),G7570A位点在安庆六白猪中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P<0.01),其余各位点在检测到的群体中均处于 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4)品种间各免疫指标差异分析:IL-6在安庆六白猪的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IL-12在圩猪的含量显著低于安庆六白猪和大白猪(P<0.05);IFNγ在圩猪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安庆六白猪和大白猪(P<0.01),在大白猪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安庆六白猪(P<0.01);TNFα在大白猪中的含量显著低于安庆六白猪和圩猪(P<0.01)。
  (5)G443A位点各品种内免疫指标相关性分析:圩猪中,GG基因型个体IL-6 IFNγ和TNFα含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大白猪种AA基因型个体IL-10含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5)。
  (6)G7570A位点各品种内免疫指标相关性分析:在安庆六白猪中,AA基因型个体 IL-10含量显著高于 GA基因型(P<0.05);大白猪中 GA和 AA基因型个体IFNγ含量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
  研究结果提示:TAP1基因G443A位点、G7570A位点有可能作为有效靶位点应用于霍寿黑猪、安庆六白猪、圩猪和大白猪抗F18大肠杆菌育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