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肥地区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
【6h】

合肥地区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

1.2 茶树品种介绍

1.3 调查方法

1.4 数学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2.1.1 2015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的结构组成

2.1.2 2016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的结构组成

2.1.3 2015年乌牛早茶园植食类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2.1.4 2016年乌牛早茶园植食类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2.1.5 2015年乌牛早茶园捕食类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2.1.6 2016年乌牛早茶园捕食类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2.1.7 2015年乌牛早茶园寄生类-中性类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2.1.8 2016年乌牛早茶园寄生类-中性类亚群落的种类组成

2.1.9 两年乌牛早茶园群落参数的差异

2.1.10 两年乌牛早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差异

2.2 乌牛早茶园群落的组织水平的研究

2.2.1 乌牛早茶园总群落及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

2.2.2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及亚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性

2.2.3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目动态变化

2.2.4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量动态变化

2.2.5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动态变化

2.2.6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动态变化

2.2.7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动态

2.2.8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集中性动态

2.2.9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动态变化

2.2.10 乌牛早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比较

2.3 乌牛早茶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2.3.1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2.3.2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各生态指标的通径分析

2.3.3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模糊聚类分析

2.3.4 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群落不同时期的最优分割

2.4 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主要害虫天敌优势种比较

2.4.1 乌牛早茶园4种害虫和及其天敌种群数量动态

2.4.2 乌牛早茶园4种主要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上的关系

2.4.3 乌牛早茶园4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时间上的关系

2.4.4 乌牛早茶园4种主要害虫与其天敌在空间上的关系

2.4.5 乌牛早茶园4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的综合分析

2.5 两种害虫与其主要天敌种群空间关系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2.5.1 高峰日假眼小绿叶蝉与其主要天敌关系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2.5.2 高峰日花蓟马与其主要天敌关系的地学统计学分析

3 结论

4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课题源于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40606M71),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08A139),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410),对合肥地区2015年、2016年乌牛早茶园害虫天敌群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群落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模糊聚类分析法等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茶园内害虫天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可为茶树害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依据食物网理论可将乌牛早茶园群落分为捕食类亚群落、植食类亚群落和寄生-中性亚群落。2015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共调查到78种节肢动物,分53科,植食类相对丰盛度为53.88%,花蓟马、假眼小绿叶蝉、卵形短须螨、茶蚜、萤叶甲类为主要优势种;捕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31.24%,鳞纹肖蛸、锥腹肖蛸、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和八点球腹蛛为主要优势种天敌。2016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共调查到85种节肢动物;植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51.70%;捕食类的相对丰盛度为22.18%,寄生-中性类昆虫的相对丰盛度为0.2611。
  2015年和2016年节肢动物群落参数进行t检验比较,两年间均匀度差异显著,其余群落参数指标差异都不显著。两年之间的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的害虫是卵形短须螨(2.3985);差异极显著的天敌是斑管巢蛛(7.6611);差异显著的天敌有鳞纹肖蛸(2.6214)和黑色蝇虎(2.3466)。
  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及亚群落多样性指数H'的比较都是:总群落>捕食类>植食类>寄生-中性亚群落,两年茶园各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比较趋势一致。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以及各亚群落特征参数S、N、C、H'、J、R、D进行分析,结果为:2015年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亚群落、捕食类亚群落、寄生-中性亚群落的第二主分量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6.7902%、92.6676%、88.1796%和85.0368%;2016年乌牛早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亚群落、捕食类亚群落、寄生-中性亚群落的第二主分量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7.5694%、86.4333%、89.4054%和90.3822%,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总群落以及各个亚群落的第二主分量均是物种数贡献最大。
  对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总群落以及各个亚群落的多样性和其他指标进行通径分析并利用决策系数R2(j)绝对值大小评价群落6个生态指标对多样性指数的综合作用,结果除15年中性-寄生亚群落优势集中性对多样性指数综合作用最大,其它的总群落及亚群落均是均匀度J对多样性指数综合作用最大。
  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2015年和2016年乌牛早茶园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2015年,当聚类距离为D=0.95时,把总群落分为3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为D=0.94时,把总群落分为3类。2015年,当聚类距离D=0.94时,可将捕食类亚群落分为3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D=0.94时,可将捕食类亚群落分为3类。2015年,当聚类距离D=0.95时,可将植食类亚群落分为3类;2016年,当聚类距离D=0.94时,可将植食类亚群落分为3类。
  采用最优分割法对两年茶园各群落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是:2015年,把总群落全年调查时间分割为4段时,开始趋于平缓,此时的误差函数为1.3881。捕食类天敌亚群落和植食类害虫亚群落全年调查时间分割为5段、6段、7段,误差函数分别为1.3289、1.6875。2016年,把总群落、捕食类天敌亚群落和植食类害虫亚群落全年调查时间分割为5段、6段和7段,误差函数分别为1.8717、1.6152、1.3289。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2015年和2016年4种主要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关系,应用密切指数之和综合评判4种害虫的天敌优势种,结果表明,2015年害虫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茶蚜的是锥腹肖蛸、鳞纹肖蛸和八点球腹蛛;假眼小绿叶蝉的是粽管巢蛛、锥腹肖蛸和三突花蟹蛛;卵形短须螨的是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和草间小黑蛛;萤叶甲类的是茶色新圆蛛、锥腹肖蛸和鳞纹肖蛸。2016年害虫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茶蚜的是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和八点球腹蛛;假眼小绿叶蝉的是粽管巢蛛、锥腹肖蛸和草间小黑蛛;卵形短须螨的是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和异色瓢虫;萤叶甲类的是异色瓢虫、三突花蟹蛛和茶色新圆蛛。
  利用地学统计学方法对假眼小绿叶蝉和花蓟马高峰日时与其主要天敌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和花蓟马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均为球形,在乌牛早茶园呈聚集分布,其变程分别为6.6824m和8.5703m,其主要天敌种群的半变异函数也为球形。与假眼小绿叶蝉在空间上密切程度最高的天敌为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与花蓟马在空间上密切程度最高的天敌为鳞纹肖蛸和八点球腹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