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平猴魁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6h】

太平猴魁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文简写名词注释

1 文献综述

1.2.1 茶多酚

1.2.2 儿茶素和生物碱

1.2.3 游离氨基酸

1.3 绿茶加工工艺对品质成分的影响

1.3.3 做形

1.3.4 烘焙

1.4 茶叶新梢中化学物质成分分布情况

2 引言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3 主要试剂及标准品

3.4 实验方法

3.4.1 取样及样品处理

3.4.2 水分的测定

3.4.3 茶多酚总量的测定

3.4.4 儿茶素和咖啡碱的测定

3.4.5 茶样中游离氨基酸的HPLC测定

3.5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固样方法对茶鲜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4.1.1 固样方法对茶鲜叶中茶多酚总量的影响

4.1.2 固样方法对茶鲜叶中儿茶素与咖啡碱的影响

4.1.3 固样方法对茶鲜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4.1.4 微波杀青固样与液氮固样对茶鲜叶主要品质成分测定结果的比较

4.2 黄山区群体种茶树新梢不同叶位主要化学成分分布情况

4.2.1 茶多酚总量分布情况

4.2.2 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分布情况

4.2.3 咖啡碱含量分布情况

4.2.4 氨基酸类物质含量分布情况

4.2.5 黄山群体种新梢不同部位主要品质成分分布规律小结

4.3 太平猴魁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4.3.1 茶多酚总量的变化

4.3.2 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变化

4.3.3 咖啡碱含量变化

4.3.4 氨基酸类物质含量变化

4.3.5 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小结

5 讨论

5.3 太平猴魁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5.4 太平猴魁的品质特点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所辖行政区域内,选用柿大茶为主要品种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拣尖→摊放→杀青→整形(压制做形)→烘干所加工制作而成,具有“两叶一芽、扁平挺直、魁伟重实、色泽苍绿、兰香高爽、滋味甘醇”品质特征的茶叶。
  研究首先以龙井43鲜叶为原料比较了微波杀青+烘干(60~80℃)的固样方式与其他五组短长时冷藏或冷冻以及液氮处理等固样方式对主要品质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以筛选出便捷快速的固样方式;再次,研究了黄山群体种的主要品质成分在新梢中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最后重点对太平猴魁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摊放、杀青、压制做形和烘干过程中的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期阐明主要品质成分在太平猴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在六种固样方式中,液氮处理+预冷(-80℃)+冷冻干燥为最能反映鲜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原始状态固样方法。而微波杀青+烘干(60~80℃)处理方式中茶多酚含量最高达到23.63±0.99%,高于其他5种处理方式,咖啡碱、EGCG和儿茶素总量达到了6种处理的平均值,且较液氮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略有上升,茶氨酸含量几乎相持平。因此,微波杀青+烘干(60~80℃)的固样方式适用于茶叶品质成分分析。
  (2)在黄山群体种茶鲜叶中,从芽头至第三叶到嫩茎,茶多酚总量、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的含量是逐渐降低,分别从芽头的23.22±2.24%、25.06±2.67%、6.09±0.37%降至嫩茎的18.03±1.34%、15.72±2.97%、3.45±0.15%;游离氨基酸总量从芽头的3.33±0.26%渐次降低到第三叶的2.84±0.15%,但嫩茎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却高达3.73±0.31%。且在各部位茶氨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8~67%之间。
  (3)在太平猴魁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逐渐降低,特别是在压制做形过程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下降;在烘干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再次显著下降,儿茶素中且以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下降最为显著。但咖啡碱和茶氨酸较稳定,在各个加工阶段的变化不显著。而游离氨基酸总量烘干阶段显著上升,主要是由蛋白质与多肽水解产生的赖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增加所致。

著录项

  • 作者

    朱善良;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食品加工与安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大祥,郑中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272.51;
  • 关键词

    太平猴魁茶; 加工工艺; 品质成分; 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