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
【6h】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的自然解决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1.1.2 人类活动影响城市气候

1.1.3 自然解决途径应对气候危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研究

1.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相关基础研究

2.1 气候韧性的自然解决途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

2.1.2 生态韧性

2.1.3 气候区划

2.2 城市设计的气候韧性类型

2.2.1 气候类型划分依据

2.2.2 气候压力城市影响

2.2.3 气候韧性类型选择

2.3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及路径

2.3.1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溯源

2.3.2 自然解决途径概念内涵

2.3.3 自然解决途径手段

2.3.4 自然解决途径实施案例

2.4 气候要素、城市设计要素与自然解决途径互动机制

2.4.1 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2 自然解决途径与城市气候互动关联

2.4.3 自然解决途径在气候韧性城市设计中作用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方法

3.1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思路

3.1.1 结构多样冗余

3.1.2 区域模块连通

3.1.3 廊道连通耐压

3.1.4 空间单体多样耐压

3.2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内容

3.2.1 区位与格局

3.2.2 渗透与连通

3.2.3 类型与要素

3.3 气候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3.3.1 导向层面原则

3.3.2 决策层面原则

3.3.3 设计层面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气候韧性城市设计策略

4.1 极端气候变化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1.1 多样连通的灾害风险区域保护更新

4.1.2 适应的滨海生态面保护恢复

4.1.3 适应的灰色基础设施线生态化重建

4.2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区域及城市设计策略

4.2.1 多样的城市结构恢复重建

4.2.2 连通的生态网络重建

4.2.3 适应的城市廊道恢复重建

4.3 常规气候压力的韧性组团设计策略

4.3.1 多样连通的街道空间重建

4.3.2 多样适应的建筑生态界面重建

4.3.3 多样适应的下凹式绿地重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其他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敏聪;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巍;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建筑设计;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