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家庭户外休闲活动特征的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6h】

基于家庭户外休闲活动特征的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绪 论

1.1.1 时代背景

1.1.2 闲暇时间影响休闲方式

1.1.3 城市游憩空间的转型与升级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论文研究框架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搭建

2.1 家庭休闲的内涵

2.1.1 家庭的概念及功能

2.1.2 家庭休闲的意义

2.1.3 家庭休闲的发展

2.1.4 家庭休闲的特征

2.2.1 环境行为学及相关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休闲动机理论

2.3.1 城市游憩空间的类型

2.3.2 城市游憩空间的构成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家庭户外休闲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3.1.1 研究案例选取原则

3.1.2 案例基本概况

3.1.3 案例空间环境特征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发放

3.2.3 问卷统计

3.2.4 家庭构成

3.3 影响家庭活动的主观动机因素分析

3.4 影响家庭活动的客观环境因素分析

3.5 家庭户外休闲活动需求差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家庭户外休闲活动需求与实证研究

4.1.1 使用活动总体特征概述

4.1.2 观赏游憩类休闲活动的时空分布

4.1.3 消费娱乐类休闲活动的时空分布

4.1.4 学习提升类休闲活动的时空分布

4.1.5 家庭使用游憩空间的活动特征总结

4.2.1 对城市自然环境与可达性的需求

4.2.2 对多层级的休闲游憩空间的需求

4.2.3 对游憩空间功能复合化的需求

4.2.4 对游憩空间功能配比的需求

4.3.1 观赏游憩类空间需求

4.3.2 消费娱乐类空间需求

4.3.3 学习提升类空间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城市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议

5.1.1 游憩功能整合

5.1.2 游憩功能配置

5.2 游憩空间的选址布局要点

5.2.1 游憩空间的环境与布局

5.2.2 游憩空间的等级与服务半径

5.2.3 新建游憩空间的选址

5.3 游憩空间环境与设施规划设计要点

5.3.1 观赏游憩类空间设计

5.3.2 消费娱乐类空间设计

5.3.3 学习提升类空间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旭东;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聚生;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