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6h】

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情况

3 MS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情况

4 MS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检测指标的比较

5 MS各证型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

讨论

1 传统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3 导师思想

4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中英文词语对照表

附录 2 四诊信息表

附录 3 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表

附录 4 文献综述:中西医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复习文献资料和临床调查,归纳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临床上常见的中医证型,探讨 MS患者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各指标中医证候间有无相对特异性,为临床微观辨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采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5例 MS患者,采集患者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分析归纳出共有痰湿内蕴证、阴虚热盛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四种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另外,选择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腰围、血压、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对不同证型各指标进行比较,探寻MS患者各证型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1.MS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本研究65例MS患者中,男性40例,占61.54%,女性25例,占38.46%,男女比例为1.6∶1,年龄最小30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0.12±9.47岁,其中50-59岁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0%,经检验,与正常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2.MS患者临床常见4种证型,即痰湿内蕴证、阴虚热盛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  3.MS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检测指标的比较:MS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  4.MS各证型之间hs-CRP的比较:各组hs-CRP水平高低顺序如下:阴虚热盛﹥肝郁脾虚﹥痰湿内蕴﹥痰瘀互结,阴虚热盛组的 hs-CRP高于对照组、痰瘀互结组、肝郁脾虚组、痰湿内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脾虚、痰湿内蕴组患者的 hs-CRP高于对照组、痰瘀互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与痰湿内蕴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5.MS各证型之间IL-6的比较:各组IL-6水平高低顺序如下:阴虚热盛﹥痰湿内蕴﹥肝郁脾虚﹥痰瘀互结,阴虚热盛组的IL-6高于对照组、痰瘀互结组、肝郁脾虚、痰湿内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内蕴组的IL-6高于对照组、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痰瘀互结组的IL-6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MS各证型之间TNF-α的比较:各组TNF-α水平高低顺序如下:痰湿内蕴﹥阴虚热盛﹥痰瘀互结﹥肝郁脾虚,阴虚热盛、痰湿内蕴患者的 TNF-α高于对照组、痰瘀互结组、肝郁脾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M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MS患者在临床上主要有痰湿内蕴证、阴虚热盛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4种常见证型,以阴虚热盛证为主,证型随年龄增大呈以下趋势发展:肝郁脾虚→痰湿内蕴→阴虚热盛→痰瘀互结。  3.在临床上,MS患者的 BMI、腰围、SBP、DBP、TG、TC、LDL-C、FPG、hs-CRP、IL-6、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MS存在慢性炎症状态,MS各证型与 hs-CRP、IL-6、TNF-α具有一定相关性, hs-CRP、IL-6、TNF-α3指标水平在阴虚热盛、痰湿内蕴组较高,在痰瘀互结组较低,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可以作为MS微观辨证的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