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妇科小手术中的运用及术后PDPH相关性研究
【6h】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妇科小手术中的运用及术后PDPH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妇科小手术中的运用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术后枕部高度对PDPH发生率的影响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 述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

3.1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3.2 疼痛的评估

3.3 疼痛的管理

3.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PDPH严重程度评估表

附录B麻醉科患者服务品质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我们对比分析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两种药物在妇科门诊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对施行脊髓麻醉患者,比较脊髓麻醉术后不同枕部高度对硬脊膜穿刺后头疼发生率和头颈腰酸疼发生率情况,及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并找出引起硬脊膜穿刺后疼痛的危险因子。  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科室进行门诊妇科小手术患者,依照手术次序随机分为组(利多卡因10mg+芬太尼15ug+注射用水配成3ml混合液)和Ⅱ组(左旋布比卡因3mg+芬太尼15ug+注射用水配成3ml混合液)。观察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分别到达 T8、T6、T4、T10、L2、L4的时间,是否更改麻醉方式,改良的警觉/镇静评分、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碱素的应用量和手术时间。记录手术的开始时间和达到最高的感觉阻滞平面,采用改良后Bromage评分标准来评估运动阻滞的程度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和感觉阻滞的时间;2012年8月~2013年2月,共1125名接受脊髓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施行脊髓麻醉后,给予患者睡枕头8h。对照组为脊髓麻醉后,恢复平躺姿势后不睡枕头,让患者保持去枕平卧8h。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第1d,第2d,第3d有无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的发生且评估头痛的严重程度。硬脊膜穿刺后疼痛评估标准采用crocker头痛严重评估表评估。手术后第一天评估患者头颈部僵硬及酸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在患者出院之前,给予患者麻醉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术后PDPH产生的危险因子。  结果:两组麻醉起效的时间和术中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在首次感觉阻滞达到 T8时间上,利多卡因明显比左旋布比卡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首次达到 T8、T6、T4、T10、L2、L4的时间上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组相比利多卡因到达时间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到达 S3时,两组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较Ⅱ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下床行走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和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 PDPH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在术后颈肩痛程度和患者麻醉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引起 PDPH发生方面,女性,年龄>30岁,有慢性头痛病史,≥2次以上的穿刺与PDPH发生有显著关系(P<0.05)。  结论:研究发现左旋布比卡因3mg复合芬太尼进行选择性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完全取代利多卡因10mg复合芬太尼用于对麻醉时间要求短,出院时间要求早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脊髓麻醉后患者是否睡枕头与术后PDPH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脊髓麻醉后患者枕头,不会增加 PDPH发生率,且能减少患者颈肩痛程度,增加患者的舒服度,提高患者对麻醉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