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山西平遥古城景区为例
【6h】

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山西平遥古城景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信息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1.1.2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地位日益凸显

1.1.3 建立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德尔菲法

1.4.4 AHP层次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相关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 旅游公共服务

2.1.2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2.1.3 信息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需求理论

2.2.2旅游信息化理论

2.2.3公共产品理论

2.2.4新公共管理理论

3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原则及策略分析

3.1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3.2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建立

4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指标的构建

4.1 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指标的确定

4.2指标基础因子的内涵

4.2.1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

4.2.2旅游要素保障类服务

4.2.3旅游公共安全类服务

5 平遥古城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5.1平遥古城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5.1.1 平遥古城景区公共信息类服务方面建设情况

5.1.2平遥古城景区要素保障类服务方面建设情况

5.1.3 平遥古城景区公共安全类服务方面建设情况

5.2 平遥古城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旅游质量反馈渠道比较单一

5.2.2信息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缺乏个性化

5.2.3 信息化咨询服务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5.2.4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足

5.2.5信息化交通基础设施不足

5.3 平遥古城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问题深层次分析

5.3.1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对信息技术准确运用

5.3.2 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割据”共享不足

5.3.3 信息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引导

6 平遥古城景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6.1 平遥古城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6.2 平遥古城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6.2.1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6.2.2 建立全面的公共服务体系

6.2.3 建立具有实用性的公共服务体系

6.2.4 建立具有科学性的公共服务体系

6.3 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指标构建及评价

6.4 景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6.4.1问卷调查设计

6.4.2抽样调查过程

6.4.3受访游客基本情况

6.4.4信度检验分析

6.4.5 受访游客对旅游信息获取分析

6.4.6 受访游客对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指标满意度分析

6.4.7 基于AHP分析法的验证分析

7平遥古城景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对策

7.1 平遥古城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对策

7.1.1 完善信息化旅游信息服务的措施

7.1.2 完善信息化旅游要素保障服务的措施

7.1.3 完善信息化旅游安全质量服务的措施

7.2 平遥古城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措施

7.2.1实施技术保障措施

7.2.2 建立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制度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建乐;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旅游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坤;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19N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