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画中的民族情怀表现--常玉艺术对我创作的启示
【6h】

油画中的民族情怀表现--常玉艺术对我创作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图目录1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价值

4. 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1. 中外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3. 创新点

一、常玉艺术成长源流

(一)时代背景对常玉的影响

1. 东西方艺术的融合是时代趋势

2. 常玉所持的观点

(二)家庭成长环境奠定民族情怀

1. 受国画家父亲熏陶

2. 拜名师大儒习书画

(三)受新思想及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

1. 青年时期接触求新思想

2. 留学时期受西方新艺术流派的熏陶

3. 小结

(四)常玉艺术研究的意义

1. 现代艺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2. 东方民族美学精神的凝练彰显

3. 助推东方文化在西方得以包融传播

二、常玉绘画风格的民族情怀

(一)研究常玉民族情怀的问题与方法

1. 中华文化与绘画发展简要梳理

2. 本文研究常玉从“家族相似”着手

(二)具有中国书画样式之韵

1. 结构布局简淡空灵

2. 形象写意拙朴夸张

3. 色彩纯和静穆素雅

4.“书写性”线条灵动而规整有力

(三)具有中国书画内容之灵

1. 天人合一 孤寂从容

2. 修身为本 文人自觉

3. 以物寄情 借物写心

(三)当代视域下常玉艺术的局限性

1. 风格稳定性与技法单一性的矛盾

2. 简练概括与图案单一性的矛盾

3.心灵与外界的交流较少

三、艺术创作及其反思

(一)系列作品《残荷》

1. 创作主题的选择缘由

2. 创作的形式表现分析

3. 创作的内涵与寓意分析

(二)系列作品《“博物馆”》

1. 创作题材的选择与表现

2. 创作内涵与寓意分析

(三)作品《回顾常玉》

1. 创作题材的选择与表现

2. 创作内涵与寓意分析

(四)个人创作的经验总结

1. 借鉴常玉艺术的难点

2.“书写性”线条的把握难点

3. 善于学习和接纳新的东西

四、结 论

(一)研究结论

1. 绘画表现层面

2. 精神启迪层面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平;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艺术硕士;美术专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仪器、仪表;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