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少弱、无精子症ICSI结局临床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6h】

少弱、无精子症ICSI结局临床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0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ICSI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模型建立

2.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2.5 利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判别力

3 讨 论

3.1 影响ICSI妊娠率的因素

3.2 非影响ICSI妊娠率的因素

3.3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治疗周期前进行评估的意义

3.4 不足与展望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男性不育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少弱、无精子症患者行 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结局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ICSI的临床妊娠率。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06月至2016年01月就诊于我院生殖中心的少弱、无精子症行ICSI助孕的2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配偶获得临床妊娠为ICSI结局的评估指标,分析患者的年龄、配偶年龄、患者 BMI、精子质量、精子来源、既往患附睾炎与否、有无生育史、不育年限、不育类型、有无精索静脉曲张10个相关因素对ICSI结局的影响,将整理后的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或趋势性卡方检验)比较各因素分组间临床妊娠率,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有意义的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随后对模型显著性和拟合效果进行检验,最后应用统计软件绘制ROC曲线,寻求最佳预测界点,评价预测模型的判别力。  结果:1.研究对象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2/256)。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最终进入预测模型的有意义因素为患者年龄(P=0.010)、配偶年龄(P=0.005)、精子质量(P=0.033)、不育类型(P=0.048)、不育年限(P=0.018)、患精索静脉曲张与否(P=0.035)。3.本模型似然比检验统计量为246.271,自由度=8,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得到P=0.638,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4.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标准误0.023,P=0.000,选择P=0.512作为诊断界点,本模型对ICSI结局预测的总准确度为66.8%,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63.6%。结论:1.患者年龄、配偶年龄、精子质量、不育类型、不育年限、患精索静脉曲张6个因素为ICSI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在治疗前预测ICSI助孕结局。2.患者的BMI、精子来源、生育史、既往患附睾炎与否不是 ICSI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虽未被纳入预测模型,但临床仍须重视。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预测模型,其对ICSI结局具有中等判别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