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充灌溉和雨养条件下施氮对玉米碳氮转运分配的影响
【6h】

补充灌溉和雨养条件下施氮对玉米碳氮转运分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目的意义

1.2目前存在的问题

1.2.1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1.2.2合理施氮的重要性

1.2.3当前我国施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灌溉和施氮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1.3.2 灌溉和施氮对碳代谢的影响

1.3.3 灌溉和施氮对氮代谢的影响

1.3.4灌溉和施氮对玉米穗位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1.3.5灌溉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2试验设计

2.3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农艺性状指标测定

2.3.2 植株碳氮含量测定

2.3.3 植株碳氮代谢相关酶指标测定

2.3.4 土壤养分测定

2.3.5 农田生态指标

2.3.6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测定

2.3.7考种与测产

2.3.8相关计算

2.3.9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补灌及施氮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3.1.1田间穗位空气温度

3.1.2 穗位空气相对湿度

3.2补灌与施氮对叶绿素含量指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1 叶绿素含量指数

3.2.2 叶面积指数

3.3补灌与施氮对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3.3.1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

3.3.2 硝酸还原酶活性

3.3.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

3.3.4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

3.4补灌与施氮对植株干重的影响

3.4.1植株茎秆干重

3.4.2玉米叶片干重

3.4.3 植株穗干重

3.4.4 植株总干重

3.5 补灌与施氮对植株碳氮的影响

3.5.1 植株茎秆含氮率

3.5.2 植株叶片含氮率

3.5.3 植株穗含氮率

3.5.4 春玉米植株各器官及整株氮积累量

3.5.5秋玉米植株各器官及整株氮积累量

3.5.6 春玉米植株各器官氮积累百分比

3.5.7 秋玉米植株各器官氮积累百分比

3.5.8 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指标

3.5.9 秋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指标

3.5.10 植株茎秆含碳率

3.5.11 植株叶片含碳率

3.5.12 植株穗含碳率

3.5.13 植株器官碳积累量

3.6 补灌与施氮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3.6.1 土壤全氮

3.6.2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

3.6.3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

3.7 玉米农艺性状

3.7.1 春玉米农艺性状

3.7.2 秋玉米农艺性状

3.8 补灌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

3.8.1 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3.8.2 秋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3.8.3 春玉米产量

3.8.4 秋玉米产量

4 讨论

4.1补充灌溉和施氮对玉米叶绿素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补充灌溉和施氮对玉米干物质分配和积累的影响

4.3补充灌溉和施氮对玉米农艺形状的影响

4.4补充灌溉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5补充灌溉和施氮对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4.6补充灌溉和施氮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7补充灌溉和施氮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4.8补充灌溉和施氮对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4.9补充灌溉和施氮对土植株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4.10广西气候条件和地质对灌溉施氮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申鹏举;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勋波;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S15;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