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0例Sweet综合征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分析
【6h】

30例Sweet综合征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

摘要

论文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结果

一例Sweet综合征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Swee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Sweet综合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Swee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表现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皮损组织中组织细胞MPO、CD34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  结果:1、来自研究的30例患者,年龄为13岁至65岁,男女比例为1∶1.7,男11例,女19例。受累部位依次为:上肢(70%)、下肢(66.7%)、面部(63%)、躯干(50%)。3例患者曾有肿瘤病史,分别为纵膈肿瘤、直肠癌、子宫肌瘤。2、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为7例,如下:①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CRP计数平均值为:(107.56±51.72)mg/L,非感染性的患者的CRP计数平均值为:(68.42±36.39)mg/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平均值为(20.62±5.30)×109/L,非感染性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8.91±6.28)×109/L,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5.93±4.75)×109/L,非感染性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4.86±5.88)×109/L,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血沉平均值为(86.42±34.86)mm,非感染性的患者的血沉平均值为(58.13±36.15)mm,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病理学:27例患者皮损组织中炎症细胞累及附属器,炎症细胞累及皮下脂肪小叶为15例,神经周围浸润为3例,血管壁有纤维素沉积为6例;6例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皮损组织中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30例患者的皮损组织中浸润的组织细胞MPO和CD34均未表达。  结论:(1)Sweet综合征皮损组织中炎症浸润可以累及附属器、皮下脂肪小叶,甚至外周神经纤维。(2)炎症浸润的组织细胞无明显髓性标记。(3)Sweet综合征皮损组织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提示可能为感染诱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