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管理模式研究——以梧州市为例
【6h】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管理模式研究——以梧州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研究模式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2.4 我国实行新农合市级统筹的经验启示

3 研究方法

3.1 理论分析法

3.2 资料分析法

3.3 比较分析法

3.4 实证研究法

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念

1.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内容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的理论概述

1.3.1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

1.3.2 医疗保险的基础理论

1.3.3 新农合的基础理论

1.4 新农合的政策背景、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1.4.1 新农合是国家和自治区对农村医疗工作发展的要求

1.4.2 新农合市级统筹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1.4.3 实行新农合市级统筹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 梧州市新农合实施现状及发展分析

2.1 梧州市新农合实施概况

2.1.1 梧州市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具备的条件及基础

2.1.2 梧州市农民参合情况

2.1.3 梧州市新农合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2.2 梧州市新农合工作现状

2.2.1 梧州市新农合统筹管理区域情况

2.2.2 梧州市新农合平台建设情况

2.2.3 梧州市新农合“一卡通”工作开展情况

2.2.4 梧州市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管理重点

2.3 新农合现行管理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2.3.1 缺少立法保障,异地就诊报销不方便

2.3.2 筹资机制不完善,受益公平性较差

2.3.3 农村公共卫生信息化不健全,信息系统维护成本较大

2.3.4 资金导向作用不明显,缺乏长效统一的运作方式

2.4 新农合现行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设计方面的缺陷

2.4.2 对于基层医院的投入过低

2.4.3 缺乏必要的法制监督

第三章 梧州市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的对策建议

3.1 梧州市实行市级统筹的可行性分析

3.1.1 政策引导贯彻到位,各县市区积极配合

3.1.2 覆盖人群保持稳定,筹资水平显著提高

3.1.3 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3.1.4 管理运行不断规范,经办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3.2 强化重点工作任务,实现“五统一”管理

3.2.1 统一经办模式

3.2.2 统一基金管理

3.2.3 统一管理制度

3.2.4 统一服务监管

3.2.5 统一信息管理

3.3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创建新农合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3.1 开展分级诊疗病种管理,针对分级诊疗实行补偿原则

3.3.2 全面推行总额预付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

3.3.3 针对实际需要,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和落实双向诊疗制度

3.3.4 针对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事业方面的医师,积极推出相应的多点执业制度

第四章 梧州市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新农合法制化建设步伐

4.1.1 加强医疗保障法制性建设

4.1.2 统筹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2 严格基金监管,构建适宜的支付体系

4.2.1 严控基金使用方式,建立基金使用规范

4.2.2 统筹新农合与卫生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

4.3 提高医疗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4.3.1 提高医疗队伍素质水平

4.3.2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创新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

4.4 落实部门责任,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

4.4.1 创新筹资方式,逐步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

4.4.2 大力推进门诊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

4.5 加强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4.5.1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多举措开展监督检查

4.5.2 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多层次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农村合作医疗是最为基本的内容之一,为我国广大农民群体提供了最为基本、比较全面系统的卫生服务及医疗保障,有效满足了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梧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自2003年实施以来,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新农合参保率已达99%,取得显著的成效,大大减少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对医疗条件、卫生服务需求水平的提升,部分新农合内容存在滞后与缺陷,从而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如何解决梧州市新农合制度中管理成本高、基金抗风险能力差、异地报销困难、各县(市、区)的补偿政策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新农合基金统筹层次,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同时,提出了实现梧州市新农合市级统筹的保障措施。文章认为,只有依托新农合“一卡通”实现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异地即时结报,逐步实现跨省(市)异地就诊即时结报,才能更好地满足参合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