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皮肤性病科HIV/AIDS患者皮肤粘膜表现及中医证型调查分析
【6h】

皮肤性病科HIV/AIDS患者皮肤粘膜表现及中医证型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正 文

1 诊断标准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2.2 方法

3 临床数据

3.1 皮肤表现及CD4细胞计数:

3.2 其他临床表现

4 相关皮肤表现统计结果及其特点

4.1 统计结果

4.2 皮肤表现的特点

5 讨论

5.1对HIV/AIDS皮肤黏膜损害的认识

5.2 HIV/AIDS皮肤黏膜损害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

5.3皮肤表现统计结果认识、分析

5.4中医对HIV/AIDS皮肤表现及其分型的认识

6 问题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1

附 录2

附 录3

综 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皮肤性病科2007年9月15日至2010年1月15日发现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粘膜表现及临床资料,从而1、了解HIV/AIDS患者的皮肤粘膜表现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最大限度的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防止疾病的漏诊、误诊提供线索;2、分析 HIV/AIDS患者出现皮肤粘膜表现种类数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3、总结HIV/AIDS患者并发皮肤病、性病的中医主要证型特点,探讨中医各证型与HIV/AIDS皮肤粘膜表现及CD4+细胞计数的关系,为摸清艾滋病中医证候特征,建立艾滋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帮助。  方法:由专业人员对2007年9月15日至2010年1月15日期间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皮肤性病科作艾滋病初筛实验而发现的22例HIV/AIDS患者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的采集、皮肤性病科的专科检查并详细记录。观察22例患者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对其皮肤粘膜疾病的种类、特征、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型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2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中,均出现不同的皮肤表现(共有11种)。15例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皮肤病诊断。其中带状疱疹、梅毒、皮肤瘙痒症发生率较高。CD4+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出现一种、两种皮肤及两种以上皮肤粘膜表现相对应的CD4+平均计数分别为205.57个/ul、172.38个/ul、82.00个/ul。中医分型: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9例,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6例,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5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2例。  结论:皮肤损害是 HIV/AIDS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出现皮肤病的种类数与 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中医分型以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为多见。女性以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居多,男性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多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