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越原意阐释和意蕴丰富性——用意蕴层次批评法解读《西游记》
【6h】

超越原意阐释和意蕴丰富性——用意蕴层次批评法解读《西游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本构成方式的层次性

一、中国古代的文本层次论

二、西方的文本层次论

三、意蕴层次的丰富性

第二章当前文学批评方法的缺陷及意蕴层次批评的提出

第一节当前文学批评方法及其局限

第二节新的综合性的文学批判方法的提出

第三章《西游记》及其研究现状

一、《西游记》内容概述

二、近代研究现状

三、有益的启示

第四章《西游记》的意蕴层次分析

第一节《西游记》的审美情韵层

第二节《西游记》的历史文化意蕴层

第三节《西游记》的哲理意味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具体文本及相关现象进行一种理性的评论。开展正常的文学批评有助于文学步入健康与繁荣的轨道,是文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文学批评古已有之,并且方法层出不穷。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到晚近的后殖民主义批判、女权主义批判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随着文学的演进和文学批评的自身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富于了新的观点。不论哪种批评方法,都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们都对文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我们发现几乎以往所有的批评方法都是从某个侧面剖析、阐释作品,这就很难准确特别是整体把握作品的内涵。顾祖钊先生在把文本分为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次的前提下,认为文本的意蕴也是一个具有层次的系统,因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批判方法——意蕴层次批判法。对文本的意蕴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解读。因为这种方法具有其他批判方法所没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所以用这种批判方法对文本的意蕴进行解读更具有合理性。 《西游记》是一部雅俗共赏、经久不衰的历史名著,自诞生以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但由于不同的评论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其分析的结果却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原因是以往的评论者基本局限于主题式的分析,而《西游记》则是一部对生活全息式反映的大作,如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解读,往往会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结果。本文用意蕴层次批判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探析,杂糅百家之长,避开各家之短,使《西游记》的意蕴在这种批判方法下获得较为全面的展示。 本文先介绍了中西关于文本构成的层次性的论述,进而说明文本意蕴层次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即反映了意蕴层次的丰富性。接着列举了当前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并简要地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从而说明了意蕴层次批评法的合理性。论文把《西游记》的意蕴层次分为三个大层次:第一层是审美情韵层,主要分析了《西游记》的童话美、神话美和喜剧美;第二层是历史文化层,从历史小说取材的时代和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入手,对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小说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以及宗教思想的倾向;第三层是哲理意味层,主要揭示了小说中所反映的人生哲学,特别是小说采用狂欢节庆式的手法对社会进行的嘲讽,对统治者进行的戏虐,以及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了深深的思索。肯定了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