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赭曲霉素A在大鼠体内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6h】

赭曲霉素A在大鼠体内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赭曲霉素A(ochratoxin A, OTA)是一种由青霉属和曲霉属的真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肾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OTA在谷物饲料和动物性食品中积累,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本论文将开展大鼠单剂量静注和经口染毒OTA的血浆毒代动力学及其经口染毒后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研究,建立OTA 在大鼠体内的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对于预测 OTA在食品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和开展OTA的风险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16只健康雌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通过单剂量静注(i.v.)和经口(p.o.)染毒OTA(剂量均为0.5 mg/kg),开展血浆毒代动力学研究。血液采样时间点为0、0.25、0.5、1、1.5、2、3、4、6、8、12 h和24 h,之后每24 h采集一次直到720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样品OTA的浓度,以WinNonlin 5.2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血浆毒素浓度-时间数据。得出以下毒代动力学参数,静注:毒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为(369.25±40.67)μg/mL·h,消除半衰期(t1/2β)为(50.06±5.74)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10±0.01)L/kg,体清除率(ClB)为(1.4±0.1)mL/h/kg,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09.83±7.49) h,稳态分布容积(Vss)为(0.15±0.01)L/kg。经口:达峰时间(tmax)为(2.38±0.70)h,峰浓度(Cmax)为(3.57±0.13)μg/mL,AUC0→+∞为(172.53±31.30)μg/mL·h,t1/2β为(51.65±3.82)h, MRT为(105.36±19.75) h。SD大鼠经口染毒 OTA生物利用度为46.72%。  96只雌性SD大鼠,给予单剂量灌胃OTA(0.5 mg/kg),进行组织分布研究。于染毒后0.5、1、2、3、4、6、12、24、72、120 h和168 h处死,每个时间点处死8只大鼠,采集动物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脂肪和肌肉)。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各组织样品中OTA的浓度,得出以下毒代动力学参数,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脂肪和肌肉的 tmax分别为 6、12、6、12、6、4、4、12 h和12 h;Cmax分别为0.480、0.545、0.178、0.796、0.463、1.852、0.745、0.103 μg/g和0.187 μg/g;AUC0→+∞分别为23.19、29.28、12.31、58.03、23.62、36.71、34.53、9.46μg·h/mL和16.52μg·h/mL;t1/2β分别为46.29、48.55、58.72、53.57、47.18、48.42、49.14、49.43 h和43.19 h。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利用微分方程组描述 OTA 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已经报道的大鼠生理参数,利用acslXtremeVersion 1.4软件建立了OTA在大鼠体内的血流限速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模拟其在大鼠血浆、组织器官中的浓度-时间过程,并将大鼠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大鼠经口染毒OTA(0.5 mg/kg)后,血浆和各组织毒素浓度模拟值和试验实测值能较好吻合,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血浆0.94;心脏0.95;肝脏0.82;脾脏0.93;肺脏0.91;肾脏0.91;胃0.92;肠0.93;脂肪;0.84;肌肉0.94。因此,本论文成功建立了 OTA 在大鼠体内的生理毒物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估测大鼠口服染毒OTA的毒代动力学数据,为后期研究OTA在不同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提供参考,并为以后OTA生理毒物动力学在兽医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