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莪棱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6h】

莪棱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了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一、发病机理研究

二、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疼痛的机理研究

三、治疗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病证范畴研究

二、病因病机研究

三、辨证分型与辨证施治研究

四、周期治疗研究

五、针灸防治研究

六、药理研究

第三节 中医灌肠疗法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含量估计

三、试验与对照措施

四、临床观察表的制定。

五、临床实施

六、数据库建立

七、统计方法

八、定期文献提供

九、课题管理及质量控制

十、依从性测评

十一、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及基线比较

二、疗效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eriosis,EM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一种多发病,主要引起不孕(50%)、痛经(80%),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达10-15%[1]左右。中医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有关论述散见于“痛经”、“瘢瘕”、“不孕”等篇中。中医辨证本病是以肾阳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无论是因经期行经不畅,瘀血蓄积,或是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或是脾胃虚弱,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胞脉失养,或是徵积下焦、瘀久化热,最终均导致冲任失调,瘀血阻滞胞络而致此病。治疗上均应以活血化瘀为根本大法,以内服为主,外治、针灸以及综合疗法各具特色,药物剂型多样化,给药途径多样化,采用多法同用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莪棱灌肠液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经直肠静脉吸收或直接扩散到盆腔而发挥效用,使局部瘀血较快吸收,改变盆腔血液浓、黏、凝、聚的状态。 研究目的:本课题遵循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DME的原则,从患者痛经积分、血瘀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前后变化角度探讨莪棱液保留灌肠的有效性,为莪棱保留灌肠临床疗效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 研究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选用莪棱液保留灌肠为试验组,口服内美通为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 研究结果:用药3个月后,莪棱灌肠液组痛经、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内美通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内美通组痛经评分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1),但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莪棱灌肠液组的瘀血症候改善情况较内美通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妇检提示后穹隆触痛结节的疗效莪棱灌肠液组优于内美通组(P<0.05),B超提示对附件包块的疗效莪棱灌肠液组与内美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125转阴性率分别为72.22%、62.5%,差异无显著性(P>0.05),莪棱灌肠液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93.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莪棱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明显缓解患者痛经情况、改善瘀血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治疗效果与目前广泛应用的西药内美通相似,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