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媒介·社会·主体:《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及其媒介隐喻
【6h】

媒介·社会·主体:《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及其媒介隐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符号学研究概述

(二)媒介社会学研究概述

(三)电影《楚门的世界》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影视符号学理论

一、发展历史

二、影视符号学理论简述

第二节 媒介社会学理论

1.芝加哥学派的媒介研究

2.美国传播学先驱对大众传播的研究

3.李普曼与媒介社会学

4.法兰克福学派和批判理论

第二章 《楚门的世界》的影像符号体系: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体系

一、《楚门的世界》影视文本典型性

二、《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系统性

第二节 人物符号

一、楚门:社会主体

二、克里斯托佛:媒介权力

三、美露:媒介消费

四、塞尔维亚:真实自由

五、其他人物:帮凶与偷窥

第三节 场景符号

一、桃源岛:拟态环境

二、斐济岛:真实世界

三、镜头:媒介监控

第四节 色彩符号

一、黄色:拟建的温暖假象

二、蓝色:追求真相的冷静

三、黑色:逃离掌控的未知

第五节 音乐符号

一、明快的钢琴曲:渲染背景

二、舒缓的背景乐:烘托氛围

三、强烈的节奏感:凸显矛盾

第三章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的媒介隐喻:矛盾与冲突

第一节 “看”与“被看”:媒介投射与主体构建

一、“看”:全民娱乐至死

二、“被看”:空间界限消弥

第二节 “监视”与“出逃”:媒介操控与自我救赎

一、“监视”:权力操控

二、“出逃”:自我救赎

第三节 真实与虚假:镜像与现实

一、镜像叙事:拟态现实和镜像编码

二、现实叙事:客观真实与符号解码

第四章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的媒介控制:规训与削弱

一、拟态环境环境化

二、个体主体性弱化

第五章 启示:媒介、社会与主体的平衡

一、媒介与社会:涵化隐忧

二、媒介与主体:空间宰制

三、主体与社会:疏离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楚门的世界》因其丰富的符号隐喻、新颖的创作题材以及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反映媒介社会关系的经典影视作品,同时也因为奇幻精巧的符号体系及其意义凸显而成为影视符号分析的典型文本。  《楚门的世界》运用了大量的影像符号,构建了一个奇特而极富想象力的影像世界。同时,对媒介社会的生动呈现和深刻反思,又使影视文本具有了超越电影本身的传播价值,因而凸显了影像符号文本研究的典型性。  本文基于影视符号学相关理论,对《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认为《楚门的世界》的影像符号体系奇幻多彩、丰富深刻,表现为人物符号、场景符号、色彩符号和音乐符号的杂糅。符号体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实现叙事功能的同时,对影视文本产生独特而又丰富的意义延伸。具体而言,人物符号中,楚门是被媒介所包裹的社会主体;克里斯托佛影射操纵主体生活的媒介权力;美露代表着无处不在的媒介消费;塞尔维亚指向在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中残存的真实和自由;场景符号中,桃源岛是美好的生活,也是媒介构建的拟态世界;斐济岛代表脱离媒介之外的客观真实;“镜头”是无形中被赋予权力的媒介操控和监视;色彩符号中,黄色渲染了媒介拟建的温暖假象;蓝色代表了楚门追求真相过程中的冷静;黑色则象征楚门逃离掌控后的未知。在整个的影像符号体系中,人物符号居于核心位置,并对其它符号具有统帅作用,而场景符号、色彩符号和音乐符号则互为映现,都为人物符号而服务,并共同指向人物符号和文本意涵。  本文通过对《楚门的世界》符号体系及其意义内涵的剖析,进一步研究深潜于影像符号体系之下的媒介隐喻以及媒介焦虑。本文发现,《楚门的世界》通过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指向,揭示了媒介社会中媒介、社会与主体之间深刻的矛盾与冲突,即“看与被看”、“监视与出逃”、“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反思了媒介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涵化隐忧、空间宰制以及社会的疏离异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