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隋朝音乐史初探
【6h】

隋朝音乐史初探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朝代的更迭,战争和灾害,无法阻挡人们喜爱音乐,热爱音乐的脚步。回顾历史,音乐文化的发展足以反映各朝代的国运昌盛。封建帝王对音乐的重视,则很大程度上推动这一时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并对后世音乐的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比黄帝还要早的远古时代。应该说,自从有人类开始,原始先民们就在日常的劳作中制造了乐器,现代考古出土了很多原始社会时期的乐器,足以证明了当时的音乐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和逐渐巩固,封建帝王意识到音乐在教化百姓中的作用。周代是较早对“礼”和“乐”作出规范的朝代,这种所谓的制礼作乐的制度一直延续影响到其后的几千年直到清朝结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个时期,各地区原本只能在社会下层流行的当地音乐开始取代雅乐,称为“新乐”。“新乐”的样式清新活泼,风格多样,优美感人,深受崇尚“古乐”贵族们的喜爱。随着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的交往,“新乐”得到了空前的大交流。同时连年的战争,也影响了“新乐”更好的发展。到了秦汉,歌舞大曲是其主要的音乐形式,统治阶级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加以管理。各族音乐经过几百年的大交流,随着隋、唐社会的相对安定,进入了融合、消化、吸收的历史阶段。
   本文主要分四大部分对隋朝音乐文化发展进行系统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的学术价值、研究目的、现实意义以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对本选题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从隋朝音乐机构的设置、涌现出的音乐家、音乐著作方面进行梳理,并对“开皇乐议”进行详细的介绍。在官制的设置上,隋朝主要遵循汉、魏的旧制,音乐机构与北齐相同,由太常管理礼乐事物,下设太乐署、鼓吹署、清商署等。隋朝的音乐家大部分都是从南北朝时期延续下来的,他们融合了南北音乐文化的特点,在隋朝的“开皇乐议”中各抒己见。值得思考的是,这些音乐家中实际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屈指可数,而他们的独特音乐理论见解却未被朝廷所采纳,终日郁郁寡欢。“开皇乐议”是一场由封建统治者主导的的改制雅乐、讨论乐律的大辩论,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好的教化百姓。这次乐议的结果是不惜违背圣人先礼作乐的本意,采纳了不懂音乐人的意见。尽管如此,它也对推动隋朝音乐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三部分对隋朝的音乐类别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隋朝的七部乐、九部乐;民间音乐中的民歌、曲子、百戏和歌舞戏等以及龟兹乐在隋朝的发展,以求对隋朝各种音乐有一系统的了解。隋朝时期的音乐深受南北朝时期和外来音乐的影响,宫廷燕乐在这一时期的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制定了七部乐、九部乐,并设立了专门的训练和表演机构。在民歌高度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由乐填词”和“依词配乐”的艺术歌曲--曲子。百戏这一传统的乐舞、杂技表演形式随着与西域诸国的往来而品种繁多。而龟兹乐也因西域音乐家涌入中原,逐渐被汉化,为各民族音乐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第四部分重点论述隋朝音乐的历史地位。本章突出隋朝对南北朝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推动唐朝音乐繁荣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与亚洲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唐初沿用隋制,音乐机构在隋朝官制的基础上,增设了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教坊和梨园。宫廷燕乐则在隋朝七部乐、九部乐的基础上有所增减,并将九部乐又分为坐、立部伎。这一时期民间俗乐发展,特点是曲子中将诗歌入乐演唱,出现了新型的民间音乐形式--说唱音乐和佛教变文;散乐更趋于专业化;龟兹乐在唐代则演变成唐代佛曲。在对外交流方面,与日本、朝鲜等国交往频繁,音乐方面也相互借鉴、吸收,对世界性的音乐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隋朝存在短短37年,两代帝王的统治又让后世嗤之以鼻,其文化成就也因此被人忽视。目前学术界对隋朝音乐的研究重视不够,成果也不多。本人在本科阶段学习音乐教育,借着在安徽大学历史系攻读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的机会,从历史、音乐史多角度来考察隋朝的音乐,从全新的视角来展示隋朝音乐的成就和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