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研究——以青海省泽库县为例
【6h】

20世纪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研究——以青海省泽库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章 泽库县建政之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青海牧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泽库县建政与经济变迁的契机

第三章 1953年到1958年国家主导的泽库牧区经济改造

第一节 泽库牧区计划经济的逐步建立

第二节 泽库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

第三节 泽库牧区国营商业贸易体制的建立

第四节 泽库牧区国家财政及国有金融业体系的建立

第五节 泽库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体系的初创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泽库牧区经济变迁的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泽库牧区经济变迁的现实效果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泽库牧区经济变迁的经济学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当中。本文就以这一背景为前提,考察50年代青海牧区的经济变迁,主要阐述了政府主导的1953年到1958年之间青海牧区的经济建设进程。在考察这一变迁过程之中,文章选取了泽库县这个点以窥青海经济变迁全貌。泽库县是一个牧区县,也是一个藏族县,在青海牧区中这样的地区比较普遍,其经济变迁过程具有典型性。文章试图通过探寻泽库县50年代经济变迁的来勾勒出整个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的轨迹。  本文先从青海牧区经济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面对的现实环境和危机写起,描述了50年代以前青海牧区各种政治力量相互掣肘,严重影响着青海牧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出制约青海牧区经济的最大的威胁就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凌驾于各种地方势力之上的国家力量。紧接着叙述50年代强大国家的建立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同时,国家政治一体化要求经济也实现一体化,成为强大国家改造这一地区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接下来,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泽库县在政权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开始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建设为内容,具体地描述了泽库牧区50年代各个经济部门的变迁。从中无时无刻都能看到国家力量的存在。不管是原有的私有经济部门,还是新兴的国营经济部门,计划性都在不断地加强,人们经济生活更加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探讨了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的结果,分别从现实效果和经济学意义来加以关照。最后本文以思考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来结束全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