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修辞模式的特征分析
【6h】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修辞模式的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Tables、List of Abbreviations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ppendices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Kaplan为代表的学者们纷纷对不同语言文化中文章的修辞模式展开了研究。Kaplan的对比修辞研究表明,L1为东方语言的学生,ESL作文表现为“螺旋型”修辞模式,即不直接论证主题,而是围着主题“团团转”(Kaplan 1-20)。他认为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英语文化的线性思维。反映了ESL 学生母文化的修辞偏爱,并造成了ESL 写作中种种修辞结构的问题。自Kaplan 以后,很多学者对写作中的文化思维模式进行了研究,有的支持Kaplan的观点(Scollon7-13; Cai 6),有的研究则认为Kaplan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局限性(Mohan and Lo515-534; Xu 56-64)。
   本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1) 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层次学生英语议论文宏观结构(段落划分、篇章发展模式、段落中心句、段落发展技巧、以及总结段)安排有何特征?(2) 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层次学生英语议论文微观层面(衔接手段和文体特征)有何特征?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的英语专业本科生。
   本研究以篇章结构理论及对比修辞理论为理论基础;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法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文本是从安徽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的300多名学生所写的同题英语议论文中随机选取的,每个年级分别选取30篇。在对选定文本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的修辞模式进行了描绘和总结,并且对所发现的许多语篇层面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剖析。
   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Kaplan对比修辞理论的局限性。学生在写作时所选择的修辞模式因个体不同,英语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处于相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写作时所用的修辞模式也不一定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也可能掌握正确的修辞模式。但是总的来说,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更有可能采用正确的修辞模式。
   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写作学习初始阶段就有意识地给学生传授符合英语习惯的修辞模式,学生就可以较早地掌握正确的、符合英语习惯的修辞模式。
   通过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修辞模式特征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的现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英语写作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英语写作教学;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一种正确的、符合英语习惯的修辞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教学和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