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庄子》仁义观研究——兼与儒家估比较
【6h】

《庄子》仁义观研究——兼与儒家估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庄子》对仁义的否定:撄人心

第二章《庄子》对仁义的肯定:先王之蘧庐

第三章《庄子》仁义观表述:大仁大义

第四章 《庄子》仁义观的局限和意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庄子在《庄子》中言及仁义的地方大多是与在儒门学者的对话中,庄子站在道家之“道”的立场上,对仁义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通过道家的求“道”之方来否定儒家的仁义之方,用形上层面的大道代替形下层面的仁义。儒道对仁义的不同态度,其实是理想层面的思考与现实社会境遇之间矛盾的映现。道家以无为为理论主旨,主张人性的回归,追求虚己以得道的逍遥之境;儒家则以有为之方挖掘本性,加强身心修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庄子》中,道家人物对儒门圣贤的驳斥,是庄子思想的一大特色,同时彰显了时代的现实矛盾。
   从本质上说,儒道都是通过证明仁义与人性的关系来定位仁义的作用和地位的。庄子笔下的儒家人物,认为仁义是人之本性,据守仁义,以达到理想的圣人修养境界;庄子批判之,并提出仁义并非人性的内容,而是违背人性的身外之物,其作用是“撄人心”。庄子在批判仁义的基础上,提出人性的本真状态乃大道之境,修养的最高境界乃是虚己以游世。
   虽然批判仁义是庄子理论的一大特色,但是庄子并不是完全否定仁义,而是持相对肯定态度。庄子提出“仁义,先王之蘧庐也”,“假道于仁,托宿于义”,这是站在现实的立场上承认仁义对于古代圣人修养得道的相对价值。庄子认为仁义的作用是及其有限的,仁义“不可久处”,只有通过一翻“心斋”、“坐忘”
   的过程,才能达到与道为一的修养境界。庄子在批判和相对肯定的基础上,对仁义做了内心的理想定位,以“大仁大义”来代替儒家的仁义,于是摈弃了儒家仁义的价值,并通过借助于“忘仁义”的手段来成就人性回归和得道守道的目标。
   通过阐述庄子思想的仁义与人性、仁义与道德、仁义与社会等方面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庄子》中许多思想史料都是来源于儒家学说,或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庄子对仁义的否定和相对肯定,是借鉴孔孟仁义观的基础上,对儒家的现实境遇和道家的理想追求比较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