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实验研究;2.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基因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6h】

1.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实验研究;2.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基因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的细胞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的动物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基因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前言

1 方法

1.1 基因表达数据集

1.2 数据处理

1.3 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

1.4 具有预测预后潜能的免疫相关基因组特征的鉴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合格样本的鉴定及与免疫相关的基因组特征

2.2 已发表的免疫相关特征的预后表现

2.3 影响训练组生成的独立预后因素

2.4 集合线列图的构造、比较与验证

2.5 相关生物通路和免疫检查点分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关于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的研究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乳腺癌已经成为危害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症,也是目前医疗卫生研究的重点。虽然目前乳腺癌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攻克这类癌症。因此,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途径也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随着我国近年对中医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治疗肿瘤的潜力被逐渐发掘。胡椒碱便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胡椒碱是存在于黑胡椒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但已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胡椒碱的生物利用度较低,而且直接服用副作用较多。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提高胡椒碱的抗肿瘤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载药系统是目前应用很广的一种药物递送系统,它的应用与发展可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性。近年来,纳米技术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应用逐渐深入,进一步推进中药的发展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中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目前纳米技术领域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的影响。  方法:  1.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鉴定  首先以卵磷脂、胆固醇为膜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作胡椒碱脂质体(PL),然后从RAW 264.7巨噬细胞中分离并纯化细胞膜,最后通过过滤增压使细胞膜和胡椒碱脂质体混合而形成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MPL)。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对MPL的结构特征、粒径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等表征指标进行测定。  2.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在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  用香豆素-6标记PL和MPL,检测两者的细胞摄取能力。细胞实验分成5组:对照组(Control组)、胡椒碱组(Pipe组)、胡椒碱脂质体组(PL组)、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组(MPL组)、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加游离巨噬细胞膜组(MPL+Mem组)。分别采用结晶紫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MPL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3.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在体内抑制乳腺癌细胞  建立4T1荷瘤BALB/c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阳性对照组(Docetaxel组)、胡椒碱脂质体组(PL组)和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组(MPL组)。造模2周后,阳性对照组按照100 mg/kg 的剂量配制多西他赛生理盐水溶液(50 mg/mL), MPL组给予相应剂量的MPL生理盐水溶液(50 mg/mL),PL组给予相应剂量的PL生理盐水溶液(50 mg/mL),空白对照组则是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3天给药1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小鼠体重及肿瘤体积。造模四周后将小鼠处死,测量原位瘤的最终直径并称重;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  结果:  1.制备的MPL为球形纳米颗粒,其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48.2 nm,电位为19.7±6.39 mV,包封率为97.4%,载药量为16.54%。  2.在体外实验中,MPL的细胞摄取能力高于PL的细胞摄取能力,且 MPL有效提高了胡椒碱单体药及胡椒碱脂质体(PL)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3.在体内实验中,MPL在小鼠体内是无毒安全的,且有很好的抑制乳腺癌生长及降低肺转移率的作用。  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巨噬细胞膜包被胡椒碱脂质体在体外及体内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基因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比其他亚型乳腺癌能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我们假设,将免疫相关的基因组特征与临床病理因素相结合,可能会有比现存系统更高的预测准确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并重新分析了反映TNBC特异性免疫原性或免疫微环境特性的10个特征。然后,将临床TNBC(n=711)与预测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应表达谱结合,评价其预后价值,并建立临床病理-基因组预测列线图。分别从10个免疫特征中筛选出3个和2个免疫特征,通过多变量后逐步Cox回归分析,构建DFS和OS预测的预测性列线图。结果:通过上述免疫表达特点与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构建临床病理基因组列线图,显示了合理的预测准确性(DFS:HR, 1.79;95%CI, 1.46-2.18, P<0.001;AUC, 0.71;OS:HR, 1.96;95%CI, 1.54-2.49;P<0.001;AUC, 0.73)。列线图显示,低危亚组的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 PD-1, CTLA-4, LAG-3)表达水平较高,放疗(HR, 0.2, 95%CI, 0.05-0.89;P=0.034)优于化疗(HR, 1.26, 95%CI, 0.66-2.43;P=0.485)。  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证明免疫相关基因组数据为TNBC提供了独立和互补的预后信息,且该列线图可能是一种实用的预测工具,可以用于确定从化疗、放疗和即将推广的免疫治疗中受益的TNBC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