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金融差异化发展与区域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142家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实证研究
【6h】

互联网金融差异化发展与区域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142家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

②多层线性模型 (HLM)和收缩估计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1 互联网金融概念界定

2.1.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

2.1.3 理论基础

2.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2.1 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效应

2.2.2 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效应

2.3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

2.4 文献述评

3 城商行和农商行运营现状及风险分析

3.1 城商行和农商运营现状

3.2 城商行和农商行风险分析

3.2.1 风险资产分析

3.2.2 不良贷款分析

3.2.3 资本充足率分析

3.2.4 拨备覆盖率分析

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机制分析

4.1 互联网金融对盈利能力的调节作用

4.2 互联网金融对经营效率的调节作用

4.3 互联网金融对同业负债的调节作用

4.4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创新的调节作用

5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1.1 被解释变量

5.1.2 核心解释变量

5.1.3 控制变量

5.2 样本来源及数据描述

5.3 计量模型设定

5.3.1 零模型

5.3.2 随机模型

5.4.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差异解释

5.4.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实证

5.4.3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节作用

5.4.4 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节作用

5.5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支持和调控作用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十九大召开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银行业负债端资金被分流,资金端贷款投放被挤占,第三方支付竞争愈演愈烈,传统银行来自负债、资产以及客户群体的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营运风险不断提升,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相较于大型银行,区域型银行即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客户目标为中小微企业、个人客户,与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强的重合性,更易直接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互联网金融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银行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反应和银行个体压力承受水平。区域银行发展受地域限制,规模比较小、成立时间短、业务模式单一、风险抵补弱,在冲击下更易暴露于风险之中,进而增加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地区金融业稳定,不利于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  为了研究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区域银行个体异质性的调节作用如何冲击银行风险承担,本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HLM),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区域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异质性作用;最后选择 Z 值代表银行风险,进行稳健性验证。  主要结论为:(1)区域互联网金融差异化发展特征下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敏感性差异,地区互联网金融冲击对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互联网金融指数提升1%,银行的风险承担减轻5.6%,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而言促进了区域银行减少风险承担行为,有利于健全高质量稳定的金融体系;(2)从银行创新、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同业负债四个维度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显著强化了银行创新、经营效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对于同业负债降低银行风险水平有正向调节效果,但对盈利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差异性影响,互联网支付业务和投资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存在负相关作用,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会提升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其影响存在差异性,由于互联网货币基金业务发展远早于互联网保险业务,业务发展更加成熟、影响力更大,银行风险承担对互联网货币基金业务冲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以上结论明晰了互联网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及其影响路径,为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本文提出政府应大力布局互联网金融,共促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优势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促进银行从资产驱动向交易驱动转变,改善资产质量;发挥互联网金融的调节作用,积极构建普惠金融体系,降低信贷风险,强化风险监管等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