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邻避运动涌现机理研究
【6h】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邻避运动涌现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述评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基本概念与研究基础

2.1.1 邻避运动

2.1.2 环境群体性事件

2.1.3 邻避运动的本土化困境

2.2.1 复杂系统理论

2.2.2涌现理论

2.3 复杂性理论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应用

3 邻避运动的涌现性: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解释

3.1 邻避运动的涌现生成

3.1.1 基于涌现积木块的生成要素

3.1.2 动态演化与相对静止结合的互动模式

3.1.3 自组织与受限生成的内在逻辑

3.1.4 影响生成机制的外部环境

3.1.5“点—线—面”的涌现过程

3.2 邻避运动的临界相变

3.2.1 邻避运动临界相变的沙堆模型

3.2.2 邻避运动临界相变的内涵解释

4 邻避运动涌现的仿真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

4.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4.1.2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步骤

4.1.3 系统动力模型实现工具

4.1.4 系统动力模型适用性分析

4.2 邻避运动涌现仿真模型构建

4.2.1 问题分析

4.2.2 目标确定

4.2.3 确定系统边界

4.2.4 定义子系统及变量

4.2.5 构建系统结构模型

4.2.5整体系统模型

4.2.6 编辑参数方程

4.2.7 模型检验

5 基于SD模型的邻避运动案例解读

5.1仿真案例的选取

5.2.1事件背景

5.2.2事件潜伏

5.2.3事件爆发

5.2.4事件平息

5.3仿真分析

6 结论与启示

6.1结论:对环境社会危机演化的再认识

6.2对邻避运动的治理建议

6.2.1邻避运动治理的风险防范

6.2.2邻避运动治理的网络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D. 邻避运动演化影响因子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速提升的城市化水平提升了公民环保意识和权利意识.某些公共设施在向全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会让附近区域承担相应的成本,从而引发居民反对,滋生邻避运动.邻避运动是环境社会冲突的重要形式,蕴含着升级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风险.邻避运动的演变诱因与演进路径的复杂性,使得邻避运动到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转化过程依然缺乏一个有力的解释框架,因此,研究邻避运动的涌现演化过程对于预防邻避运动负方向演化具备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涌现理论,遵循涌现理论的分析范式,分析邻避运动这一复杂系统的涌现积木块的生成要素,动态演化与相对静止结合的互动模式,自组织与受限生成的互动模式,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推理邻避运动的整体涌现过程,借由沙堆模型探求邻避运动的临界点.基于此,文章遵循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通过问题分析、目标确定、确定系统边界、定义子系统及变量、构建系统因果图和结构流图、编辑参数方程、模型自动纠错等步骤,整合我国近年来爆发的邻避运动事件,提炼影响邻避运动演化的关键影响变量,构建邻避运动演化的复杂系统科学SD模型,揭示邻避运动的涌现机理及其向"环境群体性事件"转化的内在逻辑、演进路径.通过"连云港抵制核废料"事件的进行仿真,引入居民利益期望满意度、政府回应行为以及企业信息公开程度等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邻避运动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以及不同因素对于邻避运动发展过程的影响程度.  通过研究,邻避运动的涌现生成是系统生成主体、内在生成机制、外在生成机制相互之间多层次叠加的复杂作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邻避运动会经历"孕育期、展开期、涌现生成、临界点突破"四个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化,并在突破自组织临界态后即可升级为环境群体性事件.防治环境群体性事件,就是要将邻避运动控制在临界范围之内,进而达到可治理的目的.需要科学选择项目地址,构建居民参与决策的协商机制,构建政府信任体系,培养积极的治理思维,借力社会组织突破治理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