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的路径优化研究
【6h】

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的路径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框架

1.2.3研究方法

1.3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少数民族地区

2.1.2内源式扶贫

2.1.3自我发展能力

2.2基本理论基础

2.2.1内源式发展理论

2.2.2参与式发展理论

2.2.3可行能力理论

2.2.4需要与动机理论

2.2.5赋权理论

2.3.1国外研究综述

2.3.2国内研究综述

2.3.3相关研究述评

3 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的实施现状

3.1.1我国内源式扶贫的理念与实践演进

3.1.2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实施的支撑条件

3.2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实施的主要措施

3.2.1提升贫困人口知识技能水平

3.2.2强化健康扶贫的托底作用

3.2.3打造贫困地区多元特色产业

3.2.4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

3.2.5加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3.2.6开展精神扶贫提振脱贫动力

3.3.1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减少

3.3.2贫困人口物质资本状况改善

3.3.3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率提升

3.3.4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提高

3.3.5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3.3.6政府农村贫困治理能力增强

4 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的实施困境

4.1外力介入的可持续性及有效性不足

4.1.1压力型体制下扶贫目标发生偏移

4.1.2外部资源供给缺乏系统性考量

4.1.3具体措施实施策略存在问题

4.2.1扶贫项目具有“门槛效应”

4.2.2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4.2.3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力量薄弱

4.3.1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

4.3.2贫困农户人力资本匮乏

4.3.3贫困农户社会资本薄弱

5 渝东南民族地区内源式扶贫的路径优化建议

5.1.1继续转变政府扶贫理念

5.1.2优化扶贫资源供给方式

5.2.1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扶贫

5.2.2完善外部扶贫主体协调机制

5.2.3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联动机制

5.3.1提高贫困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3.2增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力量

5.3.3挖掘和培养乡村本土人才

5.4.1调整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思路

5.4.2完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

5.4.3增加贫困人口社会资本存量

6 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 调查问卷

D. 访谈提纲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毛丹;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远权;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NF2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